第46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族长哪里话,墨儿到现在还没回来呢。”常氏一脸惶惶的走出门,站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对几为德高望重的老人,顿觉窘迫,仿佛自己才是闯进别人家的那个。

    “让常墨出来,若是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老夫绝不为难他。”柳子辫上前一步,言语间开始夹杂着威胁人的意味。

    院子西边不起眼的小屋里,柴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吱呀”一声,引得院子里的人都转头看过来,常墨颤颤巍巍的走出门来,嘴唇微张,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就倒了下去。

    “墨儿。”常母一声哀嚎扑了上去,抱起自己的女儿就进了房,瘦骨嶙嶙的身体迸发出无名的力量。

    “你们这群坏人,我哥要是出什么事,我和娘就去县里告你们。”十岁小女孩说出的话没轻没重,却让院子里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若是传出去他们柳氏一族逼死了一个秀才,这事肯定就麻烦了,柳子辫叹了口气:“罢了,也不知常墨自己怎么生了病,虽然还不是我柳氏族人,但毕竟同是柳荫村的人,老夫就出钱去叫个郎中吧。”

    他心里算的清楚,这十里八村的出个秀才不容易,若是没事,能被自己掌控住最好。若是死了也没关系,他身为族长差强人意的捞个重情义的好名声也不无不可。

    入夜,常母看着昏睡中的大女儿,坐在床前泣不成声,早上郎中来看过了,女儿的了风寒,胡言乱语被烧糊涂了。

    待到夜深人静,常墨才睁开眼睛,她前世并没有感染风寒,早上也只是轻微的头疼,自己只是借势装晕而已,待看到来的郎中是医术并不怎么高明的周郎中时,她干脆胡言乱语一番,尽量做出神志不清的样子。

    只是苦了娘亲,这一天又落了许多泪,口中干渴,肚中饥饿,她刚坐起身就惊醒了趴在桌子上的常母。

    “墨儿,快躺着,现在好些了吗。”

    “娘,我没事,只是今后要对外说我被风寒烧糊涂了,小妹年纪还小就不要让她知道了。”

    “这是为何?”

    “我昨夜偷听到族长说让我们常家入了族,就让女儿去参加府试,然后努力回本县做个县丞和学正大人互为照看,娘你说我们还能入族吗,府试肯定会被查出来的,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常墨慢条斯理的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事实上自己前世正是如此,府试考了个好成绩,然后按照族长的吩咐极力回乡要回报父老,自己也如愿以偿做了县丞,没几年又升了县令,柳子辫这头恶狼才张开了血盆大口,指使自己犯下诸多糊涂事。

    “那可如何是好?”常母心力憔悴的站起来,在床前焦急的走来走去,她原以为女儿考个秀才回来可以入族,以后自己老了,孩子多少有族里照应一点,谁知道这其中还有更大的凶险。

    “娘,你别着急,我想好了,这族入不得,咱们过几日就搬走,就说我被烧傻了,去邻村投靠好友看病,我在县里认识了褚村的夫子,他或许能帮帮我们。”

    前世自己不识褚夫子的好意,执意入柳氏一族,甚至后来做错事的时候,还曾被他训导,如果记忆没出错的话,前几日自己从县里回来之前一直都是受褚夫子恩惠,与他的学生一道备考,受益颇多。

    “娘听你的。”常母拿不出主意,如今大女儿已经十七岁,又中了秀才,她索性就听女儿的,断不会错。

    不出几日,常家那个秀才公因为风寒变成傻子的事就传遍了柳荫村,常画在族长家做了两年的放牛娃了,从前虽然日子过的贫寒,但人有个念想就不觉得苦,如今那念想成了空,她忍不住抱着老牛哭了起来。

    常家的小丫头放牛的时候总是哭哭啼啼的,常母做活时也唉声叹气个不停,柳子辫听下人说了顿觉得晦气,干脆把她们母女二人赶了出去,断了常家的生路,他去常家看过几次,那常墨两眼呆滞,听不懂人言,想来是真的傻了。

    他奸笑几声,顿觉通体舒泰,族中没有争气的孩子,倒让一个外姓人出了风头,若不是大儿子吩咐要好好拉拢,他才不同意让常氏入族呢。

    常母带着书信去隔壁褚村找了学堂的夫子,那老人家一看就是和善的,看了书信当场就应了下来,她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下来。

    于是常墨曾经得过邻村夫子指点,现在傻了要举家去投靠的事又在村里传开了,柳子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柳荫村与褚村虽为邻居,却不甚和睦,他眉毛一挑,心里对褚村此举嗤之以鼻,竟然去捡一个他们柳荫村不要的傻子,一个不中用的傻秀才而已,真是难成大器。

    ※※※※※※※※※※※※※※※※※※※※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今天还有两更哦,那么下午见~

    第29章 第三碗汤

    02:

    常氏一家寄居在褚村学堂, 常墨傻了一个月都不见好的事也渐渐被人知道, 褚村除了祖上中过一个秀才, 这么多年在科举一道上也是没什么建树,所以这傻秀才来得正好, 安排在学堂多少让学子们沾沾文气。

    褚东杨从柳荫村召回来一个傻秀才的事,族里都是知道的,他对此子的才学评价颇高,哪怕是个傻的, 就当是为后辈积德行善了, 好在常母勤快,常画也比较懂事, 母女两个往来县里接些绣活勉强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