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虽是下策,可若用好了,也能扭转乾坤。只是以后为人做事定要三思,不可冒进。凌老太君摇摇头,慢慢的长出了口浊气。
是夜,凌府灯火通明,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竟是请便了上京的名医。
第二天,凌老太君重病的消息便顺理成章的传了出来。于此同时,凌父几个并未受到牵连的兄弟纷纷请辞丁忧侍奉母亲病榻为显孝顺。就连凌家本家所有当官的,竟也一致上了折子。
所有人都明白,这便是凌老太君真格儿病了,或者说病入膏肓药石无医的意思。
原本凌老太君重病不过是普通的生老病死,可不知何时,竟有人传言,说是童攸害的。缘着他不顾血脉相连,硬要至叔父一家于死地,因此凌老太君心悸复发,危在旦夕。
若是以往,童攸这般行径必定会为世人理解。毕竟凌杰父子将他所在分支几乎迫害到家破人亡,若还能隐忍,不是傻子就是愚孝。然而即便是这样,百善孝为先,大义灭亲,生生气死祖母,依旧还是引人诟病。
小院里,童攸一边听着小童回话,一边用饱沾浓墨的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杀。笔划锋锐,犹如利剑出鞘,杀意尽显。
--------------------------------
万佛寺
距离凌老太君重病已经过去一月有余。这日,凌杰随母亲到万佛寺上香。
万佛寺是上京最高的寺庙,整整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台阶。凌杰一步一叩,三步一跪,以为像佛祖展现虔诚替祖母祈福。
整整一个时辰,凌杰一路叩拜上去,膝盖和额头都磕出了鲜血。
真真是纯孝至极。
周围香客都为之感叹,同时有人小声说道:相比之下,那位小三元的案首就太过无qíng了些。
凌杰听着这些流言,心里得意,面上的神qíng却愈发恭穆。他牢记着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一则为凌府本家造势,扭转之前的形象。二则他知晓今日之前替圣上赈灾刚回上京的丞相也会陪母亲来上香。若是能将这位当场大员打动,那么之前的弹劾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并且还能狠狠地打了童攸的脸,让他尝尝被世人厌弃鄙夷的滋味。
又将先前祖母jiāo代过的话在心中默背了即便,凌杰忍着疼痛,一步一步走上万佛寺顶。
然而凌杰不知道的是,他心心念念要找的丞相大人,此时此刻正在佛寺后山的厢房里,同一个少年品茗下棋。
作者有话要说: 凌杰:丞相只要一见到我,就会被我的孝心所倾倒,感动得痛哭流涕!
话说那个诉状不是我写的,是百度了骆宾王的,_(:зゝ∠)_
因为古汉语实在是太垃圾,但那里要是什么都不写,就念起来很不顺,还会有些出戏。求各位宝贝儿们谅解。
第8章 寒门学子的复仇(8)【捉虫】
这少年便是一早就住到万佛寺来的童攸。和凌杰的目的相同,童攸也一样是为着丞相大人而来。
厢房中,棋局正酣。黑子白子jiāo错落下,和着窗外的流水鸟鸣别有一番诗qíng画意。
小公子棋力不俗,老朽甘拜下风。陆丞相品了口茶,摇头将手中棋子放入棋盒,含笑看着对面的童攸,眼中满是赞叹。
这小少年年纪不大,可棋路极正,虽善用阳谋,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懂得变通,偶有神来一笔更让陆丞相觉得惊艳无比,只觉欣喜非常。
老先生过誉了。童攸摇摇头,既不洋洋得意,也不过分自谦。
一杯清茶解一盘残局,一老一小竟好似忘年jiāo般,话语十分投机。旁边的小和尚看见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小施主这些日子愁眉不展,为家人祈福,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又鲜少说话,倒是碰见大人您活泼了许多。
那便是投缘了。陆丞相笑着回答,而后又仔细看了童攸几眼,见他眉宇间确有几分愁思,心里也多了些琢磨。
童攸没有言语,只是安静的收拾好棋盘,又为两人添了杯茶。
陆丞相原也不是多事的人,见他不说,也就没有追问的意思,毕竟是萍水相逢。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有熙攘声传来,打破了厢房中的清净。
是谁?陆丞相皱眉,扬声询问。
回大人的话,是凌府嫡子凌杰。说是有不qíng之请,望大人通融。听出他声音中的不悦,侍从连忙进门回应。
凌府凌杰陆丞相觉得这个名字十分耳熟:是前些日子被告了御状的那个凌府吗?
是的。凌杰就是被贬黜的凌大人的嫡子。
即使这样,便让他进来。陆丞相点点头,示意那侍从把人带进来。
侍从应声而去,不多时,带进来一个比童攸略大些的少年。陆丞相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几眼,发现这少年一身打扮和童攸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衣裳料子要好了很多,纵然素淡,也依旧能辨别出出身富贵。
学生问大人安好。凌杰站在门口规规矩矩的行礼。
他早在进门之前已经清理了身上的污迹,可额头上的伤口和走路时的磕磕绊绊都暗示着他刚刚经历了什么。凌杰样貌本就不错,如今装出乖巧样子颇讨人喜欢。陆丞相本就纯孝,知道他是为祖母祈福也因此生出几分喜爱。
起来吧。陆丞相脸色稍霁:听下人回报,你找本官有事?
是这样。凌杰温声解释:学生祖母因故病重,遍请上京名医也未能奏效。后来家父走投无路,又听朋友说有个道长善于此道,赶忙重金把人请回家中。那道长说,缘着家中犯了小人,故祖母身体有碍。唯有点百盏长明灯,诚心拜求,方有法子逆天改名。虽不过是游方道士胡言,可眼下也别无他法,所以恳求大人行个方便。
凌杰低着头,态度十分恳切,可心里却十分高兴。原本他还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能够不着痕迹的接近这位丞相大人,而长明灯正巧给了他合适的理由。
那百盏长明灯需点在正殿,但是正殿已经供奉着其他香客的长明灯,他想要独自使用,就要主动来央求。
凌杰这番叙述自然能够打动陆丞相,然而令他诧异的是,陆丞相竟然摇头,并疑惑的看着他说:这正殿里的灯,并非本官所点。你似乎找错人了。
可正殿的小师傅告诉我,说那边的灯是您这里点的。被拒绝的凌杰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是我点的。
凌杰寻声望去,视线正对上坐在棋盘边的童攸。童攸的声音很冷,看凌杰的眼神亦没有什么qíng谊。正是这种淡漠的态度,将凌杰心头的怒火瞬间点燃,原本时刻谨记的谨小慎微,也立刻遗忘。他紧抿着唇,带着恨意的目光十分放肆。
原来竟是你吗?
没错,就是凌小施主。跟在凌杰后面进屋的小和尚连忙开口说明。
哦?凌杰发出声无意义的气音,然后便微微眯起了眼。
这便是童攸主动送上门来被打脸了。
在凌杰的认知中,童攸会祈福的对象自然只有他那个病倒在chuáng榻间的生母。若果然如此,倒是给了他报复的机会。毕竟童攸的生母再大,又怎能大过凌老太君?真真是绝佳时机,今天他就要把这个不孝的帽子扣死死扣在童攸头上!
偷眼看了看一旁的陆丞相,凌杰缓下qíng绪,对着童攸的方向深施一礼:之前种种都是我们错了,现在正是紧要关头,还望凌案首能够通融一二。
分明是初次对话,却说得好像恳求多次却不被答应的模样。周围几个知qíng的小和尚都忍不住皱起眉头,就连陆丞相也心生疑惑。
之前他和童攸棋局对弈,虽然款款而谈,但却并未互通身份。如今知道真实姓名,反而觉得有些微妙。
眼下,童攸其名在上京可谓家喻户晓。连夺小三元案首,告御状倾塌百年世家,生生气病姨祖母凌老太君,这些陆丞相也同样有所耳闻。
原本他对童攸有些不喜,觉得此子虽然胆识过人、才华横溢,为人处世却太过偏激,方才凌杰的话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可偏偏这样的少年,棋风却是极正,且悠然豁达。也是十分矛盾。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凌杰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不动,看似恳求实则却是步步相bī。而童攸也仿佛有什么顾虑,没有立刻答应。
施主您误会了,其实小和尚见童攸为难,忍不住想要替他解释。然而童攸却伸手将他拦住,接着朝着凌杰点了点头:可以。毕竟这灯本也不该由我来点。只是他的后半句话说的很轻,又透着说不出的怅然。
几个小和尚皆忍不住叹了口气,陆丞相见状也转头看了童攸一眼。而童攸却已经移步,径自随着凌杰去正殿移灯。
是夜,凌府灯火通明,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竟是请便了上京的名医。
第二天,凌老太君重病的消息便顺理成章的传了出来。于此同时,凌父几个并未受到牵连的兄弟纷纷请辞丁忧侍奉母亲病榻为显孝顺。就连凌家本家所有当官的,竟也一致上了折子。
所有人都明白,这便是凌老太君真格儿病了,或者说病入膏肓药石无医的意思。
原本凌老太君重病不过是普通的生老病死,可不知何时,竟有人传言,说是童攸害的。缘着他不顾血脉相连,硬要至叔父一家于死地,因此凌老太君心悸复发,危在旦夕。
若是以往,童攸这般行径必定会为世人理解。毕竟凌杰父子将他所在分支几乎迫害到家破人亡,若还能隐忍,不是傻子就是愚孝。然而即便是这样,百善孝为先,大义灭亲,生生气死祖母,依旧还是引人诟病。
小院里,童攸一边听着小童回话,一边用饱沾浓墨的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杀。笔划锋锐,犹如利剑出鞘,杀意尽显。
--------------------------------
万佛寺
距离凌老太君重病已经过去一月有余。这日,凌杰随母亲到万佛寺上香。
万佛寺是上京最高的寺庙,整整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台阶。凌杰一步一叩,三步一跪,以为像佛祖展现虔诚替祖母祈福。
整整一个时辰,凌杰一路叩拜上去,膝盖和额头都磕出了鲜血。
真真是纯孝至极。
周围香客都为之感叹,同时有人小声说道:相比之下,那位小三元的案首就太过无qíng了些。
凌杰听着这些流言,心里得意,面上的神qíng却愈发恭穆。他牢记着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一则为凌府本家造势,扭转之前的形象。二则他知晓今日之前替圣上赈灾刚回上京的丞相也会陪母亲来上香。若是能将这位当场大员打动,那么之前的弹劾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并且还能狠狠地打了童攸的脸,让他尝尝被世人厌弃鄙夷的滋味。
又将先前祖母jiāo代过的话在心中默背了即便,凌杰忍着疼痛,一步一步走上万佛寺顶。
然而凌杰不知道的是,他心心念念要找的丞相大人,此时此刻正在佛寺后山的厢房里,同一个少年品茗下棋。
作者有话要说: 凌杰:丞相只要一见到我,就会被我的孝心所倾倒,感动得痛哭流涕!
话说那个诉状不是我写的,是百度了骆宾王的,_(:зゝ∠)_
因为古汉语实在是太垃圾,但那里要是什么都不写,就念起来很不顺,还会有些出戏。求各位宝贝儿们谅解。
第8章 寒门学子的复仇(8)【捉虫】
这少年便是一早就住到万佛寺来的童攸。和凌杰的目的相同,童攸也一样是为着丞相大人而来。
厢房中,棋局正酣。黑子白子jiāo错落下,和着窗外的流水鸟鸣别有一番诗qíng画意。
小公子棋力不俗,老朽甘拜下风。陆丞相品了口茶,摇头将手中棋子放入棋盒,含笑看着对面的童攸,眼中满是赞叹。
这小少年年纪不大,可棋路极正,虽善用阳谋,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懂得变通,偶有神来一笔更让陆丞相觉得惊艳无比,只觉欣喜非常。
老先生过誉了。童攸摇摇头,既不洋洋得意,也不过分自谦。
一杯清茶解一盘残局,一老一小竟好似忘年jiāo般,话语十分投机。旁边的小和尚看见也忍不住说了一句:小施主这些日子愁眉不展,为家人祈福,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又鲜少说话,倒是碰见大人您活泼了许多。
那便是投缘了。陆丞相笑着回答,而后又仔细看了童攸几眼,见他眉宇间确有几分愁思,心里也多了些琢磨。
童攸没有言语,只是安静的收拾好棋盘,又为两人添了杯茶。
陆丞相原也不是多事的人,见他不说,也就没有追问的意思,毕竟是萍水相逢。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有熙攘声传来,打破了厢房中的清净。
是谁?陆丞相皱眉,扬声询问。
回大人的话,是凌府嫡子凌杰。说是有不qíng之请,望大人通融。听出他声音中的不悦,侍从连忙进门回应。
凌府凌杰陆丞相觉得这个名字十分耳熟:是前些日子被告了御状的那个凌府吗?
是的。凌杰就是被贬黜的凌大人的嫡子。
即使这样,便让他进来。陆丞相点点头,示意那侍从把人带进来。
侍从应声而去,不多时,带进来一个比童攸略大些的少年。陆丞相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几眼,发现这少年一身打扮和童攸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衣裳料子要好了很多,纵然素淡,也依旧能辨别出出身富贵。
学生问大人安好。凌杰站在门口规规矩矩的行礼。
他早在进门之前已经清理了身上的污迹,可额头上的伤口和走路时的磕磕绊绊都暗示着他刚刚经历了什么。凌杰样貌本就不错,如今装出乖巧样子颇讨人喜欢。陆丞相本就纯孝,知道他是为祖母祈福也因此生出几分喜爱。
起来吧。陆丞相脸色稍霁:听下人回报,你找本官有事?
是这样。凌杰温声解释:学生祖母因故病重,遍请上京名医也未能奏效。后来家父走投无路,又听朋友说有个道长善于此道,赶忙重金把人请回家中。那道长说,缘着家中犯了小人,故祖母身体有碍。唯有点百盏长明灯,诚心拜求,方有法子逆天改名。虽不过是游方道士胡言,可眼下也别无他法,所以恳求大人行个方便。
凌杰低着头,态度十分恳切,可心里却十分高兴。原本他还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能够不着痕迹的接近这位丞相大人,而长明灯正巧给了他合适的理由。
那百盏长明灯需点在正殿,但是正殿已经供奉着其他香客的长明灯,他想要独自使用,就要主动来央求。
凌杰这番叙述自然能够打动陆丞相,然而令他诧异的是,陆丞相竟然摇头,并疑惑的看着他说:这正殿里的灯,并非本官所点。你似乎找错人了。
可正殿的小师傅告诉我,说那边的灯是您这里点的。被拒绝的凌杰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是我点的。
凌杰寻声望去,视线正对上坐在棋盘边的童攸。童攸的声音很冷,看凌杰的眼神亦没有什么qíng谊。正是这种淡漠的态度,将凌杰心头的怒火瞬间点燃,原本时刻谨记的谨小慎微,也立刻遗忘。他紧抿着唇,带着恨意的目光十分放肆。
原来竟是你吗?
没错,就是凌小施主。跟在凌杰后面进屋的小和尚连忙开口说明。
哦?凌杰发出声无意义的气音,然后便微微眯起了眼。
这便是童攸主动送上门来被打脸了。
在凌杰的认知中,童攸会祈福的对象自然只有他那个病倒在chuáng榻间的生母。若果然如此,倒是给了他报复的机会。毕竟童攸的生母再大,又怎能大过凌老太君?真真是绝佳时机,今天他就要把这个不孝的帽子扣死死扣在童攸头上!
偷眼看了看一旁的陆丞相,凌杰缓下qíng绪,对着童攸的方向深施一礼:之前种种都是我们错了,现在正是紧要关头,还望凌案首能够通融一二。
分明是初次对话,却说得好像恳求多次却不被答应的模样。周围几个知qíng的小和尚都忍不住皱起眉头,就连陆丞相也心生疑惑。
之前他和童攸棋局对弈,虽然款款而谈,但却并未互通身份。如今知道真实姓名,反而觉得有些微妙。
眼下,童攸其名在上京可谓家喻户晓。连夺小三元案首,告御状倾塌百年世家,生生气病姨祖母凌老太君,这些陆丞相也同样有所耳闻。
原本他对童攸有些不喜,觉得此子虽然胆识过人、才华横溢,为人处世却太过偏激,方才凌杰的话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可偏偏这样的少年,棋风却是极正,且悠然豁达。也是十分矛盾。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凌杰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不动,看似恳求实则却是步步相bī。而童攸也仿佛有什么顾虑,没有立刻答应。
施主您误会了,其实小和尚见童攸为难,忍不住想要替他解释。然而童攸却伸手将他拦住,接着朝着凌杰点了点头:可以。毕竟这灯本也不该由我来点。只是他的后半句话说的很轻,又透着说不出的怅然。
几个小和尚皆忍不住叹了口气,陆丞相见状也转头看了童攸一眼。而童攸却已经移步,径自随着凌杰去正殿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