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页
第二方案是第一方案的替补,如果美国人阻挠,就由T部队武装护送,先进入巴基斯坦,然后回国。
第三方案同样是走陆路,不过是走另一条相对艰险的通道,瓦罕走廊。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案,中炎黄都是重要配合单位,所以宋剑锋参与到决策中来,这让他找到了当公安厅长时的感觉,掌握强力机关和执掌企业,感觉是很不相同的。
北京和喀布尔有三个小时的时差,反恐安全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清晨,但喀布尔还在沉睡之中,大使馆接到国内的密电后,立刻联络安全屋,可是固定电话已经打不通了,手机也显示没有信号。
阿富汗的有线电话系统设备老化,故障频繁,而移动电话系统是2002年才投入运营的,只能覆盖一些大城市,并且经常受到各种限制,比如昆都士省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就遭到塔利班的威胁,勒令他们夜间必须关系移动信号,以防止美军定位斩首。
但是喀布尔不是塔利班占据的地域,不会出现这种手机宵禁现象,电话打不通,只说明一件事,安全屋出事了。
……
凌晨四点钟,正是人最困顿疲劳的时候,但负责警戒的小伙子们依然精神抖擞,艾赛提给他们煮了浓郁的咖啡提神,还有敞开供应的烟草和红牛饮料,安全屋的夜视摄像头将视频信号反馈到监视器上,四周一片寂静。
这种死寂反而令人产生不安全感,武警战士焦躁不安,有人匆匆进入监控室,是武官助理,他表情严峻无比:“敌人来了。”
武官助理发现自己的手机没有信号,立刻意识到危险降临,叫醒了所有人,包括已经从昏迷中醒来的面包车司机,他是大使馆的司机,不是武装人员,但也被塞了一支枪和两枚手榴弹。
“别担心,只要打起来,阿富汗政府军和北约驻阿国际安全支援部队不到二十分钟就会赶到,我们主要扛住这二十分钟就行。”武官助理这样安慰大家。
话音刚落,一声巨响传来,是RPG火箭弹爆炸的声音,安全屋的院落外墙被炸出一个大洞,屋顶上瑟瑟落下灰尘来。
紧接着是发动机引擎的咆哮声,监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辆卡车,横冲直撞而来,突然监控器一团黑,估计是摄像头被狙击手打掉了。
爆豆般的枪声响起,是熟悉的苏式RPK轻机枪和AK47的枪声,7.62MM子弹轻而易举的穿透砖墙,把安全屋打得像筛子一样,屋里的灯光从密密麻麻的子弹孔里泄出来,暗夜里光柱千万道。
一轮密集射击结束后,趴在安全屋地板上的人们在艾赛提的手势下,匍匐前进爬进了地下室,艾山也被刘汉东拽了进来,他冷笑不已:“你们完了。”
“就算是死,也是你先。”刘汉东拔出手枪顶住艾山的太阳穴。
片刻后,外面的人换好了新弹匣,开始新一轮扫射,安全屋的坛坛罐罐全被打成了碎片,木屑横飞,电器短路,火花四溅,玻璃飞花碎玉,屋顶上的卫星电线也千疮百孔,上千发子弹关照下,如果屋里还能有幸存者才叫奇迹。
刘汉东摸出卫星电话拨打郑佳一的号码,可是卫星电话在室内找不到信号,无法接通。
“领导,我中枪了。”一名武警战士脸色苍白,他的防弹衣被打出了一个凹坑,但这并不是致命的,要命的是腿上的伤口,子弹贯穿了大腿,所幸没伤到大血管,不然根本没办法救。
艾赛提撕下衣服下摆,绑住武警战士的腿,嘱咐他:“每个十五分钟松开一次,不然会坏死。”
战士喘着粗气:“咱们还能撑十五分钟么?”
第七十二章 牺牲
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外面的枪声如此密集,起码有三十个武装人员,他们将安全屋团团围住,就凭几支步枪肯定冲不出去,撑十五分钟那是奢望,能撑五分钟都谢天谢地了。
“不能坐以待毙。”刘汉东说,拉动AK74U的机柄,快慢机调到连发位置,把手伸到艾赛提面前:“手机。”
艾赛提忙不迭的把手机递给他,这是一部中国生产的华为触摸屏手机,刘汉东打开摄像头,爬上梯子,单手举起手机观察外面的情况。
手机屏幕上显示几双脏兮兮的翻盖皮鞋,往上面是松松垮垮的阿富汗式裤子,来的不是美国雇佣兵,而是当地武装。
刘汉东把手机丢下去,另一只手将短突击步枪拿了出来,AK系列的弹匣又长又弯,只能放平了打,他也不露头,就这样举枪猛扫,一扣到底,三十发子弹一扫而空,滚烫的子弹壳抛洒到地下室里,叮当作响,下面艾赛提递上已经拉掉保险环的手榴弹,刘汉东接过来,在手里还停了一秒钟,这才丢出去,顺着梯子滋溜下来,大喊道:“隐蔽!”
所有人都趴低了身子,哪怕手榴弹炸不到自己。
一声巨响,乱七八糟的杂物纷纷落下,还有一些血淋淋的肢体碎片。
“冲!”武官助理大吼一声,端着自动步枪爬了出去,屋里躺着四具尸体,身上覆盖着瓦砾,灰头土脸,院子里隐约有七八个人影,都拿着枪。
武官助理单膝跪地,举枪扫射,他的枪法很好,两个人影应声倒地,其他人卧倒还击,迅速压制屋内的火力,但刘汉东和艾赛提也爬了出来,趴在地上猛烈开火。
“去开车!”武官助理大喊一声,一个长点射打出去,刘汉东趁机冲向车库,子弹在他身边乱飞,可他却丝毫没有恐惧,战场上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怕,子弹越是躲着你走。
第三方案同样是走陆路,不过是走另一条相对艰险的通道,瓦罕走廊。
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案,中炎黄都是重要配合单位,所以宋剑锋参与到决策中来,这让他找到了当公安厅长时的感觉,掌握强力机关和执掌企业,感觉是很不相同的。
北京和喀布尔有三个小时的时差,反恐安全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清晨,但喀布尔还在沉睡之中,大使馆接到国内的密电后,立刻联络安全屋,可是固定电话已经打不通了,手机也显示没有信号。
阿富汗的有线电话系统设备老化,故障频繁,而移动电话系统是2002年才投入运营的,只能覆盖一些大城市,并且经常受到各种限制,比如昆都士省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就遭到塔利班的威胁,勒令他们夜间必须关系移动信号,以防止美军定位斩首。
但是喀布尔不是塔利班占据的地域,不会出现这种手机宵禁现象,电话打不通,只说明一件事,安全屋出事了。
……
凌晨四点钟,正是人最困顿疲劳的时候,但负责警戒的小伙子们依然精神抖擞,艾赛提给他们煮了浓郁的咖啡提神,还有敞开供应的烟草和红牛饮料,安全屋的夜视摄像头将视频信号反馈到监视器上,四周一片寂静。
这种死寂反而令人产生不安全感,武警战士焦躁不安,有人匆匆进入监控室,是武官助理,他表情严峻无比:“敌人来了。”
武官助理发现自己的手机没有信号,立刻意识到危险降临,叫醒了所有人,包括已经从昏迷中醒来的面包车司机,他是大使馆的司机,不是武装人员,但也被塞了一支枪和两枚手榴弹。
“别担心,只要打起来,阿富汗政府军和北约驻阿国际安全支援部队不到二十分钟就会赶到,我们主要扛住这二十分钟就行。”武官助理这样安慰大家。
话音刚落,一声巨响传来,是RPG火箭弹爆炸的声音,安全屋的院落外墙被炸出一个大洞,屋顶上瑟瑟落下灰尘来。
紧接着是发动机引擎的咆哮声,监控器屏幕上出现了一辆卡车,横冲直撞而来,突然监控器一团黑,估计是摄像头被狙击手打掉了。
爆豆般的枪声响起,是熟悉的苏式RPK轻机枪和AK47的枪声,7.62MM子弹轻而易举的穿透砖墙,把安全屋打得像筛子一样,屋里的灯光从密密麻麻的子弹孔里泄出来,暗夜里光柱千万道。
一轮密集射击结束后,趴在安全屋地板上的人们在艾赛提的手势下,匍匐前进爬进了地下室,艾山也被刘汉东拽了进来,他冷笑不已:“你们完了。”
“就算是死,也是你先。”刘汉东拔出手枪顶住艾山的太阳穴。
片刻后,外面的人换好了新弹匣,开始新一轮扫射,安全屋的坛坛罐罐全被打成了碎片,木屑横飞,电器短路,火花四溅,玻璃飞花碎玉,屋顶上的卫星电线也千疮百孔,上千发子弹关照下,如果屋里还能有幸存者才叫奇迹。
刘汉东摸出卫星电话拨打郑佳一的号码,可是卫星电话在室内找不到信号,无法接通。
“领导,我中枪了。”一名武警战士脸色苍白,他的防弹衣被打出了一个凹坑,但这并不是致命的,要命的是腿上的伤口,子弹贯穿了大腿,所幸没伤到大血管,不然根本没办法救。
艾赛提撕下衣服下摆,绑住武警战士的腿,嘱咐他:“每个十五分钟松开一次,不然会坏死。”
战士喘着粗气:“咱们还能撑十五分钟么?”
第七十二章 牺牲
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外面的枪声如此密集,起码有三十个武装人员,他们将安全屋团团围住,就凭几支步枪肯定冲不出去,撑十五分钟那是奢望,能撑五分钟都谢天谢地了。
“不能坐以待毙。”刘汉东说,拉动AK74U的机柄,快慢机调到连发位置,把手伸到艾赛提面前:“手机。”
艾赛提忙不迭的把手机递给他,这是一部中国生产的华为触摸屏手机,刘汉东打开摄像头,爬上梯子,单手举起手机观察外面的情况。
手机屏幕上显示几双脏兮兮的翻盖皮鞋,往上面是松松垮垮的阿富汗式裤子,来的不是美国雇佣兵,而是当地武装。
刘汉东把手机丢下去,另一只手将短突击步枪拿了出来,AK系列的弹匣又长又弯,只能放平了打,他也不露头,就这样举枪猛扫,一扣到底,三十发子弹一扫而空,滚烫的子弹壳抛洒到地下室里,叮当作响,下面艾赛提递上已经拉掉保险环的手榴弹,刘汉东接过来,在手里还停了一秒钟,这才丢出去,顺着梯子滋溜下来,大喊道:“隐蔽!”
所有人都趴低了身子,哪怕手榴弹炸不到自己。
一声巨响,乱七八糟的杂物纷纷落下,还有一些血淋淋的肢体碎片。
“冲!”武官助理大吼一声,端着自动步枪爬了出去,屋里躺着四具尸体,身上覆盖着瓦砾,灰头土脸,院子里隐约有七八个人影,都拿着枪。
武官助理单膝跪地,举枪扫射,他的枪法很好,两个人影应声倒地,其他人卧倒还击,迅速压制屋内的火力,但刘汉东和艾赛提也爬了出来,趴在地上猛烈开火。
“去开车!”武官助理大喊一声,一个长点射打出去,刘汉东趁机冲向车库,子弹在他身边乱飞,可他却丝毫没有恐惧,战场上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怕,子弹越是躲着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