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艘五千料宝船能满载三千人,十艘就是三万人,还有十余艘二千料宝船,满载能有一千多人,加起来兵力超过五万!

    李小连得了准信,立即下令强攻。

    两军东西夹击,最终拿下福州,生擒吴王。

    至于那些世家大臣,汉天子有令全部抄家流放。

    同一个月,西域传来捷报,诸胡归顺。

    至此天下一统。

    大汉版图北至齐云山下的饶县与鲜卑国毗邻,西至西域漠北包含整个汉中,南至济水与陈留国划江为界。

    大汉为天下至周朝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汉王刘湛,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全文完结—

    小剧场:

    “如今皇宫也修葺得七七八八了,我想接了家人回京,就是老太君年纪大,不知受不受得住舟车劳顿。”宋凤林盘腿在案前写字。

    刘湛笑。“我那奶奶身子骨硬朗着呢,放心吧,她就盼着这一天。”

    帝京皇宫循的是周礼都是席地而坐,除了不太习惯,其余都还好。

    刘湛在一旁吃点心吃茶陪着宋凤林处理公务,哪怕大汉一统天下,内政依然是由皇后说了算。

    夜里宋凤林还在翻奏折。

    刘湛洗了澡裹着一身热风把人抗走。

    “咱们这是乔迁新家先来暖暖床。”

    之前两人都住在偏殿,这几日才搬到重建好的紫宸殿里。

    “哪来的床。”宋凤林想抗议一转眼就被按进被褥里。

    “地板也不错,够大。”刘湛撑着头。“再说了,那龙床那么多死人睡过,你敢睡?”

    宋凤林脸色一僵,这还真是。

    从周朝传到现在的皇宫,那放龙床的位置不说死了几百人,上百人总是有的。

    “咱们睡炕睡习惯了,回头让人打张炕床。”刘湛手里动作不停。

    “皇宫有皇宫的规矩,还是别坏了先例。”宋凤林气息逐渐不稳。

    正是因为历代帝王都遵循周礼,这座千年皇宫才得以保存得这么完整。

    “没了炕床有些姿势就不好用了……”

    “嘶……你属猫的吗?还带咬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完结三更,鞠躬!

    第一篇原创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原定计划50万字完结,一直续写到了65万字,感觉也到了自己的极限了,害怕再续下去会不会面目全非,捂脸。

    后续会看情况更番外补充一些没交代清楚的部分,最后感谢一路陪伴的小可爱。

    预收下一本作品,《首席舰长[星际]》机甲、战舰、异形怪物各种科幻,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收藏一个,谢谢!

    第137章 番外一 家长里短的那些事

    汉王收复岱州瑞昌统一北疆之后,湟川两岸百姓不再隔阂,鹿鸣渡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

    逢初一十五的大集,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秋收的忙碌之后宋凤林也闲下来了,刘湛心血来潮带着媳妇儿子逛市集。

    “父亲,您看这个。”刘攸宁举着手中的小狗。“怎么这狗长了斑似的,多奇怪啊。”

    温文尔雅的小少年笑得阳光明媚,自从刘湛建国,刘攸宁贵为唯一的王子,已经许久没有出宫。

    难得今日刘湛带他微服私访,这不解放了心性见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买。

    “母狗生它的时候没墨水了呗。”刘湛捏着小狗的脖子提起来。

    宋凤林轻笑。

    刘攸宁不懂刘湛那些梗,也就宋凤林与他相处这么多年方能意会。

    “你想要?”

    刘攸宁心里喜欢藏也藏不住。

    “那就买了吧。”宋凤林道。

    随行的侍卫立即付了铜板,卖奶狗的老伯乐不可支再三道谢。

    越到中午市集里的人潮越拥挤,侍卫们开道也走得十分不易,刘攸宁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个金鱼小摊也能看上许久。

    “寻个地方坐下吃饭吧。”见时候不早宋凤林提议。

    立即有侍卫道:“前面有悦来楼的分号,做的是地道的武源县口味,主子可以去尝尝。”

    “便去那吧。”刘湛点头,又见刘攸宁还没看过瘾留下一名侍卫跟着他,待他看够了再去悦来楼。

    刘攸宁就喜欢各种小动物,看到奶里奶气的狗儿猫儿总要逗弄一会,不知不觉就走得远了。

    “公子,该往回走了。”侍卫提醒。

    就在这时前方人声喧哗。

    “有人要自卖自身,走走,去看看。”百姓拥挤着往前去。

    少年郎正是好奇的年纪,刘攸宁一听便说什么都要去看看。

    因几处要开荒的地方都满了,年初汉国取消了落户政策,也不在无条件接受外地流民,只有家中有男丁符合条件从军,才能在汉国落户。

    又因汉国疆域辽阔,总会有流民绕过几处关口在偏僻偏远之地进入汉国境内,于是这种为了活路自卖自身的情况屡有发生。

    “你还这样年轻,卖了身可就是别人的奴才了啊,别卖了,找份工去吧。”有好心的百姓不住的提醒劝说。

    那少年站得腰杆笔直,狭长的眼目不斜视。“我娘病重,工钱不够药钱。”

    “可怜的。”

    “你去寻过医馆了没有?前面的官办医署每日有赠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