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祢衡放下笔,连墨迹都没有干,就献宝似的地将文章递给糜荏一看。

    糜荏面不改色看罢这篇吹捧他的彩虹屁文章,轻笑一声,的确写得很不错。

    祢衡登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飘起来了。

    他整个人都沉浸在糜荏的微笑之中,没有听到他下一句话,杨尚书,孔北海那里可还缺人才?

    杨彪心领神会:北海郡为黄巾军摧残,至今百废待兴,人才凋零。

    作为朝中表率,便是再不喜这祢衡,杨彪也不能做出不符合身份之事。他的儿子杨修把这人引为上宾,他只能单独训斥杨修。只是杨修生性骄傲,如今又年轻气盛,在他训斥之中愈发与这祢衡深交。

    弄得他这段时间生得好一肚子闷气。

    糜荏颔首:既然如此,等到正月雪退,祢从事便去北海帮他吧。

    这人是孔融推荐的,对他极为欣赏。正好去与孔融相伴,让这两人待一块,怼天怼地怼黄巾军残党去。

    祢衡晕乎乎地:好,好啊

    百官大喜:糜相英明!

    这会已是腊月二十,到雪退左右不过一个月时间,真叫人迫不及待啊!

    处理过此事,宴会之主又请糜荏上座。

    糜荏摆手:不必了,我还有事要处理,就不打扰诸位雅兴了。

    语罢,毫不留恋带着身旁几人转身离开。

    祢衡看着他的背影,下意识追了出去:糜相,糜相

    他追到糜荏身边,询问道:衡可有机会,请您赏雪观梅?

    糜荏瞧了他一眼,轻轻一笑,再会。

    祢衡:再、再会

    他眼巴巴地看着糜荏回到马车中,直到再也看不见。风雪之中,这道魂不守舍的身影,竟还有几分可怜意味。

    他并不知道,那辆远去的马车中,荀彧正一字字阅读他的文章。

    半晌才放下那张薄薄的宣纸,抬眸凝视糜荏。

    写得真好,他淡道,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写的好。

    来之前他还担心那人会如何冒犯子苏,想不到只是见了一面,对方居然就走不动路了。

    把他贬谪到北海,子苏可真舍得?

    哪有什么可不舍的,糜荏笑了,写得再好,也不及文若先前对我的盛赞。

    荀彧一脸静静等他狡辩的模样:我哪里盛赞过子苏?

    文若忘了?糜荏靠在软垫上,好整以暇地瞧着他,国、色、天、香。

    荀彧:

    这个,还真是他称赞的

    第一百零一章

    国色天香四字一出, 荀彧莫名心虚。

    他当时就仗着这人出征不在长安,大半年后方能回来,才在外人面前炫耀的。想不到时间都快过去两年, 这笔账居然还记在他心里。

    见人正笑着等待自己回应,荀彧:只是句玩笑话,都过去这么久,子苏还是忘了吧。

    糜荏瞧着他, 唇边笑意愈发意味不明。

    因这一插曲, 荀彧没有再追究糜荏今日招蜂引蝶之事其实他也知道糜荏不是故意的,不过就是盛装出场想替他出气。

    结果敌人不战自溃。

    想到祢衡最多一个月就要被调往北海,荀彧也不在纠结此事,想了想还是把文章收起来。

    虽然作者令人不喜,但上头夸奖子苏的词句却着实到了他的心坎上。收录起来, 往后印刷出书。

    不多时, 两人返回府上。先更衣沐浴,再换上厚实绵软的睡衣。

    而后拉着人, 来到主卧隔壁的更衣室。

    糜荏撤下墙上挂着的白布:送给文若的新年礼物。

    白布下, 露出一面比他们还要高的镜子。

    与时常需要磨光的铜镜不同,这面镜子不仅比铜镜照的更为清晰。荀彧分明见得,镜中子苏的脸色白皙如玉, 与他实际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荀彧惊讶道:这是?

    这是用玻璃制成的镜面,糜荏微笑,知道文若好仪容,早就想送文若一面镜子,用以正衣冠。

    玻璃他早就做出来了, 只是想要制成玻璃镜, 需要给镜面镀银。

    这个技术难点, 糜荏许久无法攻克,便做了一个铁制框架,将薄薄的一片银面覆在铁面上,再将镜面嵌入其中。

    成本略高,不过值得。

    荀彧爱不释手地抚着镜面,而后在冰冷的镜面上留下一个指纹。

    腊月严寒,荀彧指尖温热,自然会留下印记。

    啊,这个,荀彧微微睁大眼睛,镜中人也跟着做出同样的动作,怎么擦洗?

    糜荏见他的表情无辜的有些可爱,笑了:不必担心,用绸布沾一点皂水即可。

    荀彧了然,正要去取来将镜面擦干净,糜荏伸出手,将他抵在镜面上:刚装好的落地镜,文若不多用几次么。

    这话说的,荀彧这会还没有听懂。

    但等到后来

    腊月二十,糜荏收到荀攸与钟繇上缴的年度报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