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使是看透了人情冷暖的外祖也忍不住的悲痛大哭。

    “是秀容来了。还有陈小五。”舅婆是个很和善的女人,有些软弱。这些年,如果不是还有外祖在,早就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陈白羽一一的和大家打招呼啊,除了外祖和舅婆,还有两个姨婆在。

    “小五越长越好看了。”二姨婆捏捏陈白羽的小脸,“听说读书也好?考到市里去了?”

    “好。在市一中呢。”阿婆很骄傲,不停的夸赞陈白羽还有两个哥哥。

    大姨婆很老了,可能因为操劳,已经满头白发,用一双粗糙的手拉着陈白羽的小嫩手,轻轻的拍了拍,“长得真好。”

    “谢谢。”陈白羽裂开嘴笑。

    陈白羽对大姨婆的记忆还停留在上辈子。阿婆生病的时候,大姨婆赶来看她,带了几盒氨基酸还有奶粉。

    喝一碗水,叮嘱阿婆要好好照身体,一定要好起来,然后就要走了。

    说她家里忙,正在放牛呢。

    把牛绑在一棵树上,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我做梦都想来看看你。”

    “不来看你一眼,我不放心。”

    当时,大姨婆拉着阿婆的手,流着眼泪,要阿婆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大姨婆急急地来,匆匆地走。

    “怎么没有穿鞋?”看着大姨婆快步行走的背影,阿婆没有忍住嘀咕一句。

    当时,陈白羽正陪在阿婆身边,抬头看过去,就看到大姨婆脚步匆匆的背影,还有那双黑黝黝的没有穿鞋的脚。

    脚上还带着泥巴。

    这个背影,刻在了陈白羽心里,久久不能忘。

    正是因为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真情实意,所以陈白羽才那么那么的恨,恨l化工集团,也恨她自己。

    害死了那么多的人,让那么多的人伤心欲绝。

    大姨婆把陈白羽抱起来,“多懂事,多知礼。”大姨婆叹口气,“我家那些孩子就没有一个会读书的。一个个的,比猪还笨。十次考试有九次不及格,不及格的试卷就扔到床底去。我们也没有时间问,也不懂,考得怎么样就怎么样。实在读不下去了,就去打工。现在打工肯吃苦还有一百多两百一个月呢。”

    “哎。我家那些小混蛋要是有小五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我说,要来看外祖,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我来的,都说远。看看小五,多贴心。”

    大姨婆掐掐她的小脸,“长得好,教得也好。你家婆教的吧。”

    阿婆点点头,“嗯。都是她阿祖带大的。”

    “还是你想得远。当初坚定要和家婆一起住。”二姨婆有些感叹,“你家婆也好相处。”

    当年,阿祖要分家的时候,虽然大叔公大叔婆还有三叔公三叔婆都表示愿意和阿祖一起住,但只有阿婆最真心实意,直接把房间收拾出来,还让人给阿祖打了一张摇椅。

    阿祖就顺势和小儿子一起住。

    阿祖虽然不能干农活,但能帮忙照顾孩子。

    “你家婆看起来就是明事理的人。教出来的孩子也听话乖巧。”大姨婆也是妒忌的,不是所有女人都能遇到一个好家婆。

    阿婆笑了笑,并没有多说自家事,而是问起了外祖。

    最近家里好不好?

    有没有人欺压?

    “有什么事,你就叫人带话。离得也不远。”阿婆现在最怕的就是外祖倒下。这个家,大舅婆软弱,外甥的人情世故也还要学习,还需要外祖支撑几年。

    陈白羽忍不住哆嗦一下,三个小时的路程,竟然说不远。

    陈白羽踮踮脚,走路太多,脚板有些痒。

    “阿诚呢?”阿婆问的是舅公唯一的儿子,阿爸的表弟,陈白羽的表伯。因为粤语的表伯和‘表白’同音,所以陈白羽很少正经的称呼他。

    再说,表伯因为平时被人欺负多了,脾气有些暴躁,很少理会陈白羽这样一个小屁孩。

    “哎。”舅婆叹口气。

    原来,他们家在村口有一块地基,连着另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几年前种了一棵竹,现在竹越发越多,几年时间长成了一大片,把他们家的地基占去一大半。

    他们家一再要求对方砍掉,但对方都当没有听到,还说这些竹都是钱,舍不得砍掉。没有办法,两家人为了这些竹经常吵架,吵了好几次都没有结果。

    闹到村委会,也是让两家沟通,摆明了就是欺负他们家。

    即使明知道,又有什么办法呢?

    哎。

    被欺负,被欺负,都已经被欺负习惯了。

    习惯了,不会反抗,不敢反抗了。

    “阿诚说买一桶火水来,浇到竹头去。”如果不是附近还有两个牛棚,舅婆真怕儿子会直接放火给烧了。

    “为什么买火水?百枯草不是更好?”陈白羽眨眨眼,有些不明白。百枯草的效果不是更好?再说火水的味道大,大家路过就知道发生什么事。

    如果有人偷偷扔一根点燃的火柴过去,即使不是你的错,最后可能也是要你承当后果。

    “那竹林有不少的鸡。”所以百枯草不合适。

    也是,如果某只鸡因为吃了有百枯草的草而死了,家人又不知道,把死鸡给吃了......是要死人的。

    在农村,不是因为瘟疫而死的死鸡死鸭什么的,除非已经臭了,否则也是要吃掉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