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可没办法,唐姑娘是你的救命恩人,你理应照顾她,她想跟着你,你便逃不了,她想跟你学医,你也必须得教,毕竟,你欠她一条命,得还!

    景容说的轻巧!

    却遭来莫若一记白眼。

    纪云舒听着,也难得露出了笑意。

    此时的外头,有5个人冒着大雨,疾步朝这边的亭子跑了过来,那些人都穿着统一的儒衫装,里为中衣,内为蓝,外为则是一层薄纱笼着,又统一束着高髻,扣绑着一根青色唱带子,一泄而下,落在腰间处。

    却因大雨的缘故,各个都成了落汤鸡!

    只见其中四人将书盖在头上挡雨,只有一人将书抱在怀里,用衣裳包着,以免被雨打湿。

    想必,应该是附近某个书院里的学子!

    第502章 在世儒孔

    那些学子们还未跑进亭子内,就被外面那些穿戴着蓑衣斗笠的侍卫拦住了。

    倒不是不近人情,而是身为侍卫,警惕的心眼本就比常人多了些。

    那五个学子往亭子里望去,指着道,里面还有空位,为何不让我们进去?

    侍卫问,你们是什么人?

    怎么?要去亭子里避雨,还要过问他人的身世来历?

    这山间野林的,谁知道你们从哪儿来?

    我们从何而来,又与你何干?此处的亭子可不是你们盖的,下这么大的雨,就只有这一处可避雨,你们这些蛮人真不讲道理。

    那侍卫:

    我们都是鸣山书院的学子,这里的亭子本就是为我们书院修建的,岂有被你们霸占的道理?

    你们以为带着剑,我们就怕了你们吗?

    让我们进去!

    侍卫:

    两伙人闹出来的动静很大,尽管雨声将其掩去了一半,景容等人还是听到了,纷纷看去,就瞧见那些侍卫和身着儒装的学子纠缠在一块。

    他立即起身,衣袖一挥,提着重音,让他们进来。

    侍卫得到命令,立刻朝两边闪去。

    那些学子赶紧跑进亭子里,一进去,便整理起湿透的衣裳,又用原本就湿漉的袖子拭着手里的书籍。

    其中一名学子则怒气冲冲的朝里面人质问,你们都是些什么人?下这么大的雨,竟不让我们进来避雨,凭什么?

    景容淡言,手底下的人不懂事,还请各位不要介意。

    说一句就算了?

    带着戾气!

    只因出行在外,自当多了几分心眼,手底下的人警惕也是难免的。

    真是可笑,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在外,皆为亲,天下之大,难不成,人人都成了凶疾的恶人不成?那人手心紧攒着拳头,要此刻的一身儒衫装束完全不符。

    趁此,倒一个学子上来劝阻,拉了拉,林殊,算了。

    被称为林殊的男子一甩手,不能算了,明知下这么大的雨,他们在里面安安心心的坐着,倒不让我们进来,这算是个什么说法?并荆一带,谁不知道此处的观望亭是我们鸣山书院建的!

    其实,林殊如此生气也不足奇怪,他向来是个性子冲动的人,性情上,也或多或少急躁了些,可平日在书院里,玩闹归玩闹,倒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还有几分爱打抱不平的热心,所以书院里的学子们也都爱与他来往,此次下山购买书籍,偏偏不巧遇上了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也就罢了,还遭人在亭外一拦,心里便更加气躁了.

    气上加气,自然忍不下去!

    景容对此人,也算是忍足了性子,平静的面容上喜怒不形于色,更是心平气和的盯着林殊。

    觉得这孩子还挺可爱的!

    林殊怒气收不回来你,本还想上前理论,刚往前迈了一步,琅泊便横在了他面前,直接用剑柄抵在他胸前,冷厉的眸带着不容越界的气势。

    你们最好安分点,人虽长了眼,剑可不长眼。

    林殊不怵,那你试试看。

    试就试!

    琅泊脑袋是直的,向来不会拐弯。

    他大拇指朝剑的手柄处往前用力一抵,顷刻间,便露出了一小节藏在剑柄内那银光色的剑锋。

    不得无礼,退下。景容出声。

    琅泊余光一侧,轻垂下头,乖乖将剑收回,退到了一边。

    亭内的气氛也被方才一幕搅得有些死气沉沉。

    景容扫视着那些学子,嘴里嘀咕了一声,鸣山书院?细想一番,霍然点头,笑言,的确,现下已到并荆境地,再走一小段路程,就临近鸣山书院了。

    众人望之不言!

    算一算,于夫子开创鸣山书院也有四十多年了吧?当年创办不过短短几年,鸣山书院便名声大作,不少官家子弟和富商佳子宁愿放弃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也不远千里前来此处求学,甚至,还有不少人以重金为束修之礼,换来入学一年,指望着跟于夫子学之以成。

    景容的话,透着几分文人雅士的言味。

    因此,林殊便多看了他几眼,只觉此人气度不凡,衣着翩翩,举手投足之间也绝非寻常家,加上围在亭外那些带剑的人,可想而知,他若不是身份尊贵,便是显赫世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