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奈!

    可不能因为这样就任由他们如此猖狂。临军先锋高安高将军上前请缨,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臣等立马率兵,将那蛮人一一剿灭。

    不可!有朝臣制止,皇上下令出兵,便是违背协议,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各国的眼睛也都盯着呢。

    那现在怎么办?任由他们继续在边疆作乱?高安是个猛将,甚至比纪桓还要鲁莽冲动些,是他们挑衅在先,小小一个蛮番,五万兵马就可将他们踏平,什么协议不协议,欺我大临者,就该杀!

    高将军,这不是杀与不杀的问题,而是皇上的威信和各国之间所立的根本之要,除非对方真的出兵越界百里,我方才可出兵,可他们不越雷池,我方就只能按兵不动。

    大臣分析时局。

    听言,高安凶煞的眼神中折射出不甘。

    气愤不已。

    他恨不得带着自己的兵冲到边疆去,将那些蛮人一个个杀死,以立大临国威。

    而那几个内政大臣则将视线落在祁祯帝身上,等他做决定。

    这些日子以来,祁祯帝似是老了许多,整张脸也沧桑不少,朝中上下众多事情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现在,又闹了这一出。

    他想了想,说,李大人说的对,现在形势,不可贸然出兵,先有协议签订,后有旁国虎视眈眈,若因国威不立,引起纷乱,值不可当。

    皇上的意思呢?

    祁祯帝思量后,与高安说,高大人,你带着朕的旨意,命边疆将士派兵镇压,绝不可让蛮人趁虚而入、危害边疆一带的百姓,有必要的话,可杀鸡儆猴!语气带着一丝狠戾。

    言外之意,虽不能出兵,那就抓个蛮夷的主事人,来个现场杀鸡儆猴。

    高安克制着自己冲动的情绪,俯首领命,是,臣遵旨。

    若他们越界百里,那时,不必来京禀报朕,可立即出兵。

    是!

    那就都退下吧。

    手一挥。

    内臣互看几眼,便纷纷退了出去。

    诺大的议政殿,只剩下祁祯帝一人。

    他叹气,将面前那份从边疆送来的急信一把合上。

    砰的一声!

    回荡在殿内,闷声轰响。

    此时,外头太监伏身进来通报,皇上,京城城尹大人在外求见。

    城尹求见?

    莫不是城门哪里又塌了一堵墙,进宫来申请银子维修?

    烦不烦人!

    祁祯帝皱着老高的眉头,传。

    太监垂头,伏身出去。

    很快,城尹提着袍子进来,乖乖站立殿中央,身子垂下,拱手参拜,参见皇上。

    祁祯帝端起手边的茶,捏着茶盖轻轻抚了几下,看了殿内中央巍巍颤颤的城尹。

    何事?

    容王回城了。

    咣当一声!

    茶盖自指间落下,轻轻砸在茶杯上。

    祁祯帝微楞,才惊觉过来。

    赶紧将放下手中的茶杯,追问,你说什么?容王回京了?何时的事?

    祁祯帝如见到曙光一般!

    终于,回京了。

    他可是等了很久!

    第718章 圣旨前来

    城尹答道,就在一个时辰前,容王已经到了凉山脚下,但因没有皇上旨意,所以被纪司尹带着一支兵马拦了下来,王爷遣人来告知下臣,让下臣立即进宫通报皇上,说是容王手中持有一份先皇遗诏,所以,请皇上恩准其进京入宫,将遗诏呈上。

    遗诏?先皇何时留有遗诏?祁祯帝狐疑,问那城尹,遗诏上写着什么?

    容王没说。城尹继续,容王只说,事不容缓,还请皇上下道圣旨,准他进京,若先皇遗诏是假,他愿立即返回御府。

    祁祯帝也顾不上为何景容会有先皇遗诏,赶紧点头,你立即带朕口谕前去,准容王进京入宫。

    是!

    城尹不敢耽误时间,退出殿内,急匆匆出了宫。

    只是

    祁祯帝想不通,怎么景容进京,纪司尹会提前知道?还在城外部署了一支兵。

    难道送去御府的密旨被人发现了?

    而且,按照纪司尹的性子,他绝对不是那种喜欢惹火烧身的人,这些年来,他在朝中游刃有余,从未明面上参与过党争,除非此次是受人所控。

    而那个人一定就是景亦!

    也就是说,景亦知道了那份密旨的事,所以才让纪司尹带兵拦截?换一种方式说,那个从不在明面上参与党争的纪司尹已经站在景亦那边了。

    想及此处,祁祯帝真是懊恼不已,本以为准了景亦迎娶纪家嫡女,便可安了他的心,可哪里想到,景亦不仅心急,还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哎!

    祁祯帝眼眸深了下去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

    纪黎派去亦王府的人已将凉山脚下的事全数禀报给了景亦。

    先皇遗诏?景亦困惑,但片刻后就恍然过来,真没想到,竟然栽在了康侯爷那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