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未等祁祯帝回应

    景容则眼眸轻轻一抬,侧身与那那位大臣道,遗诏一直在康侯爷手中。

    声音不轻不重。

    那大臣似乎要咄咄逼人似的,继续问,既然是在康侯爷手中,那为何由容王你送进京?

    张大人想知道,不如去问问康侯爷,问他为何要将遗诏交给本王带进京。

    这

    哑口无言。

    祁祯帝,无论这份遗诏是由谁送入京城,但确实是先皇所立,有了这份遗诏,协议便不再算数,天下百姓也好,数国也罢,都无口再道,不过稍顿片刻,思量道,虽说出兵十万可剿杀蛮人,但蛮人毕竟生性野蛮,所以绝不可掉以轻心,朕思量一晚,实在想不出来,此次究竟该派谁人领兵剿灭。

    底下一双双大眼睛盯着他,坐等下文。

    直到方才,朕才谋得一个好主意。他将视线突然落在了纪桓身上,打起了主意,说,纪将军乃是朕亲封的长林将军,骁勇善战,为我大临立下汗马功劳,此次由你带兵前去再合适不过。

    纪桓被点名。

    第730章 弹劾景容

    谁都没想到,被点名的人,竟然会是纪桓。

    一双双眼睛顿时朝他投射过去。

    原本他就一身的戾气,因为自己哥哥被革职而心头上火,没想到,现在竟然轮到自己。

    按理说,他是武将,出兵灭蛮不是问题。

    但人人都知道,他可是长林将军,手握兵权,小小一个蛮夷根本不用他出手,大可随便派一名武将前去就行。

    由此可见,你=祁祯帝这道令分明下得蹊跷有含义。

    他立即上前,拱手俯身,皇上,臣

    话还未说完,景亦开口了,他道,父皇,蛮人虽然生性野蛮,但出兵十万绰绰有余,可纪将军乃是一员大将,此次灭蛮,根本无须由他领兵。

    朕已思量周全。

    不可反驳。

    纪将军坐镇京城,战功赫赫,剿灭蛮人之事,父皇大可派高将军或者邵将军前去。

    他会如此紧张也不是没有道理。

    眼下,正是他用人之际,可祁祯帝却革去了纪黎的职,现在又打算将纪桓派去鸟不生蛋的边疆,他刚刚丰满的一双翅膀就这样生生被折断,当然不甘心。

    祁祯帝龙袍内的手紧握着,龙颜不悦,正色,严肃道,确实,纪恒立下无数战功,更是为大临夺来数座城池,若让他带兵去边疆灭蛮,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朕说了,也思量过了,蛮人在边疆数百年,加上现在重立新主,势力不可小觑,为了以防万一,朕必须派一位信得过、且有勇有谋的人领兵前去才行,而放眼朝中上下,最合适的人选,也就只有纪桓一人。

    父皇三思。

    朕已经思过了。他当即拍案下令,纪桓,˙朕命你领兵十万,务必三月之内,将蛮人新主的项上人头给朕摘回来,保我边疆安宁。

    圣旨已下!

    纪桓是将,手里握的是兵权,可顶头上司终究是祁祯帝。

    虽然心里一肚子的火,整完了自己大哥,现在又来整他,自然气怒。

    可

    他唯有遵旨啊。

    心不甘情不愿的领命道,是,臣遵旨。

    乖!

    此时此刻,景亦脸色发青,好一招先皇遗诏,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将他一双翅膀斩断了。

    他怒目景容。

    可景容依旧面无表情,默默不语,扮演一个与世不争的局外人。

    景容面色看似平静,可是心里却掀起了一阵波澜,祁祯帝的决策皆在他的意料之中。

    当众臣安静下来后,祁祯帝更是打算装一装糊涂,不去道景容留不留京城的事。

    只说,若无别的事,就退朝。

    当然还有别的事!

    昨天就接到景亦指示的一众大臣,立马就开始上演气围攻的戏码来。

    其中一人道,皇上,不知道容王一事,如何处理?

    何事?

    继续装糊涂。

    皇上当初口谕,若容王查不出御府赈灾银一事,就不得回京,如今容王既已将先皇遗诏送来,那是不是也应该立刻离京返回御府,继续查赈灾银一事?

    祁祯帝沉默片刻,似是在心里琢磨良久,才道,朕当中口谕下了这道圣旨没错,可这次能解决蛮人一事,景容功不可没。

    朝臣反驳,遗诏乃是先皇交给康侯爷的,若要算功劳,也该算在康侯爷头上,与容王无关。

    什么叫什么关系?

    他千幸万苦送进京城,怎么就没关系了?

    真是睁眼说瞎话。

    而就在那个大臣说完后,身后众臣也开始纷纷附和。

    皇上,e容王未能破案,就不可回京,而且皇上口谕在先,容王就务必遵旨。

    还请皇上下令,让容王再次返御府。

    请容王离京。

    七嘴八舌起来!

    吵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