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边走边说,一路到了家,虽然是傍晚,他们家却没有一点油烟气,仿佛家里没人一样,二人推开门,说:“娘,今天……咦?”

    家里的几个人,呆若木鸡状。

    “这是怎么了?”

    “这,这东西咋在咱家?”

    这家人已经呆了一下午了,一看主心骨儿回来,忙不迭的就张口:“这是别人送给济宁的,这个事儿是从中午放学的时候说起……”

    巴拉巴拉,这样那样。

    这说的很清楚了。

    唐建业和戚玉玲两个人都惊讶的呆了。

    所以说,财神爷竟是来他家?

    只不过……“这咱不能要。”

    “是不能要啊,但是我们一时不查没拦住,人就走了。”

    唐建业想起刚才事无巨细的描述,这下子也愁了:“如果人只是路过咱们镇子,那恐怕是真的不好找人了。”

    “那咋办?”

    一家子陷入了浓浓的迷茫,不过倒是人小不懂的那么多,济宁睁大眼,带着喜悦问:“娘,你看我还有点用吧?”

    “你这是走了狗屎运。”

    “什么狗屎运,你这话说的,我们济宁是好心有好报。”老太太可不依。

    济宁笑嘻嘻怼他二哥:“你看,你还说人家就是随口说说不是真的感谢……”

    文子望天,怅然的说:“是我没见过世面啊!”

    一家人没忍住笑了出来……

    唐建业:“这样,东西先收着,也不能摆在这边。我去打听一下情况,最好是能还给人家……”

    “那姑娘说是路过的,这能打听到吗?”

    “试一下吧,打听不到,我们会厚着脸皮收下这些,倒也是我们跟着济宁占了便宜。”

    济宁高兴:“我乐意被你们占便宜。”

    家里大人都笑了起来。

    唐建业很快的出门……果然,没有找到什么人,甚至没人知道更多。

    他们公社的运输队不知道,除了供销社别人也没见过这人。

    不过,倒是听说今日黑市儿来了一个大客户,买了好多鱼肉蛋。

    唐建业:“……”

    而他们不知道,老唐家今天这一出儿,是戚玉秀找姜粤帮忙的。姜粤倒是好奇很,问:“你为啥不直接给他们?”

    戚玉秀指了指自己,说:“我有什么收入来源?”

    她笑了起来,说:“我要是帮衬我大姐,我大姐才真是要吓死了。她会觉得我被人骗了。而且你信不?今天你买的东西,她也会送给我一些的。”

    姜粤:“???”

    戚玉秀语气里难得的带着几分得意,说:“我大姐对我最好了。”

    姜粤笑了出来,说:“那你刚才不给钱?”

    他们的东西,一部分是在供销社花钱买的,一部分是在黑市儿买的。

    毕竟,没有票。

    戚玉秀摇头,说:“给东西,是走礼,你给钱就说不清楚了。我们现在,钱财上的事儿还是谨慎的。而且啊,真要是给钱,他们估计就是收了也不会自己留下,保不齐都得送到公安局去。”

    姜粤很是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人,但是她相信戚玉秀的话。两人在公社转悠了一天,虽然中间搞了一个小插曲,但是耽误时间不久,戚玉秀还带着姜粤去小树林溜达了一圈儿。

    据说这里是他们镇里“约会”圣地。

    好多个相看对象的,都选择这边呢。

    不过姜粤只看了一会儿就不感兴趣了,树叶都掉了,光秃秃的跟秃毛鸡似的,有啥好的?

    然而这里又是很好的。

    虽然在戚玉秀看来,他们公社很繁华很大,但是姜粤不这么想啊,两个人逛到半下午,连黑市儿都见识过了,这才一起往回走。姜粤过来了几天,觉得自己也该回去了。

    戚玉秀:“你是今晚回去?”

    姜粤点头:“嗯,我不能失联太久的,不然我的经济人找不到我都得发飙。”

    戚玉秀听了,说:“那我送你回去。”

    姜粤双手合十,说:“我不能帮你抬煤球儿了。”

    戚玉秀失笑:“你本来也干不了啥。”

    这真是大实话了,姜粤念叨:“其实我是有点用的……”

    不管咋说,戚玉秀他们都没有耽搁,回去之后,略作收拾就送了姜粤。戚玉秀可不敢让姜粤走山路,她一路将姜粤送到了山下,几个小孩儿也都带着了,一起在山下吃了晚饭才分别。

    虽然姜粤去了一趟“错位时空的六十年代”,也走过那条路,但是却不知道,诀窍在宝珠身上。

    戚玉秀虽然相信姜粤的人品,但是却不赌姜粤的人品,所以她并没有提这一茬儿,甚至没有提诀窍到底是什么。姜粤自然也没多联想,在她看来,这就跟虫洞差不多?

    一个有心瞒着,一个不求甚解,所以大家倒是都没问题。

    不过姜粤也跟戚玉秀说好了,稍后卖了邮票会给她换成金条。

    至于说换成现金,她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毕竟戚玉秀跟他们不一样,她是苦惯了的人,就算是有钱也不舍得大手大脚,花钱十分的仔细,买东西更是不会去那种很贵的地方。

    就说之前手里有钱,就花了很久。

    所以姜粤不赞成他们卖了钱拿现金,她觉得,还是拿金条更好一点,也好藏。如果拿了许多许多的他们这个时代的现金,一旦有一天过不来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