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你在某音上边的视频,平时也没有少吃啊,能吃那么多美食,我才是很羡慕。”舒挽挽开始和他商业互吹起来。

    啤酒鸭做得很好,鸭肉是几近炖烂了的味道,由于选的是只瘦鸭子,这鸭肉味道尝起来很是有层次感,瘦而不柴,嚼起来很舒服。

    每一根筋络,每一寸鸭肉里,味道都很适宜,不存在“不入味”的情况

    酱油的味道并不浓郁,酒香也只是淡淡,慢慢地咀嚼着,能感觉到嘴里,喉咙里都仿佛要被鸭肉的味道给融化了一样。

    “唉,我这下半年要出国了,这国内的特色饮食被美食博主们抢占得差不多了,得扩展新的地了。”

    “挺好啊,出去看看也好。”

    “我这英文也不行,出去这还很多烦心事呢。”

    “换个角度想,你要是用蹩脚的英文,说不定节目效果还很好,粉丝看了更喜欢?”

    “……”

    小丁也想通了,不再纠结这个事。

    舒挽挽是准备了啤酒的,告别故人的夜晚,稍微小酌两杯,也算是践行。

    小丁和舒挽挽碰了碰杯子,“来来来,喝点喝点!”

    啤酒的味道有些微微的苦涩,和鸭肉的味道连成一片,在舌尖倒形成了完美的谐和,吃起来很爽利。

    旁边桌子的客人也是熟客了,是认得舒挽挽的,闻到啤酒香,又看了看桌子上的啤酒鸭,便调侃似地问:“老板,怎么你们这吃独食啊?这么香?”

    “这明天就加入菜单了,啤酒鸭,您要是想吃可以过来点。”

    “哈哈好。”

    周围又是酒杯碰到一起的清脆声音,酒香味飘摇在空气里,鸭肉的味道缠绕在风里。

    小丁又夹了一筷子鸭肉:“老板啊,我说你这,可以摆两张桌子出去,等到夏天的时候吹着夜风吃烧烤,这才叫舒服。”

    “行啊,等你什么时候回来,再一起吃烧烤。”

    作者有话说:

    “你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我。”是在一个校园论坛里看到的。

    第93章 梦和远方(三) [VIP]

    啤酒鸭的推出自然是大受欢迎的, 特别是【舒记】这里开始提供自制的啤酒之后。

    系统的商城里面没有啤酒的秘方,所以【舒记啤酒】完完全全是舒挽挽自己鼓捣出来的。

    取得的反响还算不错,每天都会有许多人在这里喝点小酒, 微醺微醺的, 畅谈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风花雪月的未来。

    连那位名叫闪闪的女明星, 也是一捆一捆啤酒的买。

    “小舒,就属你这里的啤酒味道好!嘿嘿, 下次还来!”

    舒挽挽在饭馆里的一面墙上,安装了电视机, 中午的时候播放的是新闻频道,晚上的饭点播放的就是电竞频道。

    张却的emc战队出师不利, 赛季一开始五连败,好在及时调整战略,迎来了一波三连胜,如今仍在浮浮沉沉之中。

    他接受采访的时候目光仍然炯炯有神:“……我们的目标依然是冠军……”

    所以晚上的时候,来【舒记】这吃饭的年轻人也很多,一边一边看比赛, 俨然有成为小型电竞馆的趋势。

    舒挽挽开始考虑要不要专门搞一个地方, 用来放电竞比赛,顺便提供【舒记】零食。

    *

    三四月交接之时, A市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城市的绿化做得相当好。

    【舒记】每个月都会收到素花村寄过来的特产,有时候是自家喂养的土鸡,有时候是新采摘的一大袋油菜花, 有时候……

    即使是【舒记】在那里进货, 也是按成本价最低价算的。

    舒挽挽算了算自己的利润, 拿上了之前留下的三分之一的利润, 找到了A大和明大的领导。

    “我想建立一个奖学金,希望能够资助家穷的,但学习刻苦的学生。”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学校方面一开始是推辞的,说是【舒记】这个名声目前还不算很响亮,用奖学金的形式宣传给学生不太好。

    以往在A大和明大这样的好学校,能设立奖学金的都是大企业,比如什么XX企业奖学金之类的。

    舒挽挽拿出了自己“A市特色饭馆”的证明。

    而且官方最近见宣传片的【美食篇】比较火爆,又在【舒记】拍了不少片段,所以【舒记】的美食如今的名气还是很足的。

    “我不打算用‘舒记‘的名字来命名,想把这个奖学金命名为‘希望’。”她说。

    最后,舒挽挽成功地在两所学校设立了奖学金,评选的规定很简单,就是家贫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年选十个,奖励一万元。

    *

    由于设立奖学金的缘故,舒挽挽和学校的关系更近了一些,也收到了明大评选“十佳大学生”典礼的邀请。

    “评选十佳大学生”宣讲的那一天,舒挽挽按照规定的时间,到了大讲堂,跟着志愿者的指引,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您好,您可以在这里入座了。”志愿者妹妹笑得很甜。

    大礼堂座位是阶梯上升的,这样粗粗一看,大约可以容纳近两千人。

    座位是坐满了的,一眼望去都是乌压压的脑袋,大多都是明大的大学生,脸上看起来稚嫩得很。

    最前边的一排坐的是学校各学院的领导,一个个都正襟危坐,却温温和和地望着讲台上的学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