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淑妃用情至深,他却终究不能回答这一份感情。

    顾治有些感慨。

    【虽然不能回答这一份感情,却还是能对淑妃再好一些的。】

    心里想着事情,他拿着碗里的粥两三下便吃了下去,等到把这一碗粥吃完之后,顾治方才有些诧异。

    苏力得同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皇上对吃的方面向来挑剔,即便是看着两位皇子的面子也不应该如此呀。

    难不成……皇上饿了?

    顾治接过苏力得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巴,他看着大宝二宝。

    “你们母妃如今在哪?”

    大宝二宝对视一眼,拉着手大声的回答。

    “母妃在储秀宫呢,她说要等大宝二宝回去吃饭饭。”

    顾治放下了帕子,淡淡的站起了身来。

    “既然已经准备好晚膳了,朕就去一去吧,免得让淑妃久等了。”

    二宝疑惑的看了看大宝,他伸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

    【母妃分明是在等他们俩啊?】

    苏力得跟了上去,也知道皇上大概不会去叶贤妃宫里了。

    第二天。

    顾治心情颇好的从储秀宫出来准备去上朝,那嘴角挂着的笑容,完全看不出前一天还心情不好的样子。

    倒是让三皇子十分的疑惑。

    难不成信没有放到父皇的面前?

    下了朝之后,顾治找出被压在奏折下面的那一封信,递到了苏力得的手上。

    “去查一查,是谁送到了朕的面前。”

    昨天一时气急,顾治好歹也是经历过宫斗的,自然知道宫里的嫔妃这些小伎俩,只不过之前是不屑去管而已。

    ……

    三皇子等着好几天准备看淑妃的热闹,却只看到了淑妃越来越受宠,而顾治更是把储秀宫当家一样,跑的和顾徽还住在储秀宫那时一样的勤快。

    在三皇子的疑惑不解之中,顾徽回来了。

    徐丽人惊喜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丫头可算是回来了,出去多日,一定想我煮的粥了。”

    这些日子她可是时常练习,皇上都喜欢吃了,那丫头必然不会嫌弃了。

    顾治:“……”

    第559章 徐府子清归来

    长宁公主的马车回了京城,百姓们人传人,也丝毫不害怕的围着长宁公主的队伍看着热闹,把侍卫们手上还反着光的长枪完全给忽略了。

    反正在百姓们的印象中,长宁公主并不像那些权贵,是从来不会允许下面的人们对百姓动手的。

    “公主又从哪里回来了,人家这日子过的可真好。”

    “下一回咱们去茶楼听一听就知道了,听说新来了一个先生专门讲长宁公主的二三事。”

    这也是百姓们对于顾徽感到亲切的原因之一,茶楼可以算得上是古代最原始的控评渠道,而在舆论这一块,顾徽向来把握的死死的。

    一直跟着公主的侍卫们显然已经习惯了百姓们的聚集,十分熟练地拒绝了老大娘热情递过来的东西。

    笑话,若是让公主知道他们拿百姓的东西,他们以后就别想在侍卫队里面混了。

    徐子清坐在了顾徽的马车里面,也总算是明白了暖春所说的京城百姓的热情,他若有所思的笑了笑。

    “你们公主混的还不错。”

    皇上还真是心大……或者说顾家的这些皇子心都挺大的。

    马车很快的到了内城,这里都是一些达官显贵的住处,陆言良是跟着公主的队伍一起回来的,因为有事在身的原因,连衣服都没有换就跟着顾徽进宫述职。

    徐子清虽然名声大,之前却一直没有在朝堂上担任过什么有实权的职位。

    虽然他的归来在文人圈里面会引起一阵地震,但在其他人的眼里也只算得上是一位游山玩水的纨绔子弟,自然也不需要去述职。

    于是乎徐子清被自家表妹送到了徐府的门口,在徐府所有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的回了已经离开了十多年的家。

    瞧着徐府的大门,徐子清却突然有些近乡情怯了,他微笑着邀请顾徽。

    “小灵儿不如入府喝一杯茶。”

    顾徽连忙摇了摇头。

    “父皇和母妃还在等我呢,下一回再来打扰舅舅。”

    她才不傻呢,徐子清十多年没有回来,如今必然会经历舅舅和舅母一场爱的教育,这样的好事还是让大表哥自己承受吧。

    徐子清嘴角抽了抽,既感慨于小表妹的机智,又不由得为自己默哀。

    只能站在原地保持着风度,微笑着送走了长宁公主的队伍。

    吱呀一声,徐府的大门开了。

    管家推开了大门,徐夫人疑惑的走了出来,她方才好像听见了有谁仪驾路过的声音……

    疑惑的抬起了头,却看到了站在家门口有些犹豫不决的徐子清,徐夫人眼睛一亮,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子清……你回来了?”

    自从那件事之后,徐子清离府,这么多年她一直盼望着儿子回来,如今真人站到了面前,她竟然有些不敢认了。

    看着已经被发现了,徐子清也不再纠结,他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微微一笑,依然还是十年前的那个温润少年。

    “母亲,儿回来了。”

    看着面前显然比十年前苍老了许多的母亲,徐子清的眼神更加温和了一些,露出一抹真心实意的欢喜和心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