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香冷眼底浮出隐约的微光,唇边的笑容里,却带着一种难言的感慨。

    她本忘了,眼前这一位乃是崖山的大师姐,纵情而行,率性而为,再合适不过。

    “如此,你我便就着这一局,过上两手吧。”

    见愁执黑,在如今的棋盘上,正好先行。

    于是,她当先落下了一子。

    陆香冷思索片刻,亦落了子。

    制了一半的木琴,再无人理会。

    这一盘残棋,从月东升,下到月西沉。

    一手,又一手。

    原来留下棋局的也不知是何人,思虑之周全,简直超乎想象,只有下起来的时候,才知原来看似闲笔的一颗棋子,可能会有不同的作用。

    只是不管是见愁还是陆香冷,都非这原来的执棋者,也就不知她们落子时赋予这些闲棋的作用,是否是原主的用意了。

    “……罢了,我棋力不济,白白废了原先一盘好局……”

    一颗白子已在指尖,却怎么也落不下去了。

    陆香冷微微一叹,终于一收手,将棋子放在了棋台旁侧。

    见愁左手手心里还握着几枚黑子,正用右手指尖的黑子轻轻敲击,似有几分百无聊赖。

    她听得陆香冷此一句,只道:“执棋的原主,走的是缜密周全、一击必杀的棋路,陆道友却是心有善念,每每到了可下狠手的关头,却会因一时的软弱失去先机。虽然……在这一局中,你并没有什么先机可言。”

    因为先机都在见愁这边。

    这一番话,着实不算是客气,甚至带着一种辛辣之感。

    陆香冷听得一怔,过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失笑道:“见愁道友说得极是。”

    只是……

    她观见愁此盘的棋路,竟与那下棋的原主相差无几,该吃她棋子的时候,毫不留情,能吃多少是多少,绝没有半点的犹豫。

    只这一份果断刚毅的心性,已不知胜过陆香冷所识所谓“豪杰修士”几倍。

    见愁也知道这一盘的胜负如何了,倒也没在意,将手中棋子重新投入了湖中,笑着道:“下棋时候太狠太直,刀刀见血,真怕陆道友此刻与我翻脸。”

    陆香冷依旧失笑:“见愁道友是可引为知己之人。”

    可引为知己。

    药女陆香冷,原本也不是个心气儿低的人,能说出这一句“可引为知己”,若叫旁人听了,只怕都要大骇一会儿的。

    “那看来,你我算是有缘了。”

    见愁将之前放在棋台旁的那一盏酒端了起来,轻轻一嗅,没有半点酒味,便知的的确确不是什么美酒,竟直接将手一翻,干脆将这琼浆倒进了湖水之中。

    陆香冷顿时惊讶。

    “见愁道友这是……”

    见愁也不解释,又一伸手,把陆香冷面前的酒盏也端了过来,倒入了湖水之中。

    “昔日白石山上,曾得香冷道友赠小貂一碗,有饮水之恩。今日手谈一局,也算神交,香冷道友有仙人之姿,这区区山泉琼浆,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如何能配仙子?”

    “……”

    陆香冷无言。

    她未告诉见愁,这斟上的两盏琼浆,乃是地底灵河之中的水精流冰所制,有解毒醒神之功效,于普通修士而言,亦是难得一见。

    不过见见愁已经倒掉了,她也并未多言,只一叹:“仙子不敢当,香冷只愿自己俗人一介。”

    将死之人,这水精流冰也不能解她地蝎之毒,无非最后挣扎一番,延缓个几日罢了。

    如今见愁倒掉,倒也干净。

    见愁将空空如也的酒盏并到一起,露出一个带着几分明朗的笑容来。

    手一翻,一只杯盏,霎时出现在她手中。

    那杯盏之上,盘旋着古拙的花纹,镌刻着上古的文字,盏中有玉液冰寒,一层薄薄的寒气笼罩在水面之上,被天上将沉之月一照,顿时有一种迷离如雾的美感。

    一种清寒之感,伴随此杯盏一出,顿时溢出,蔓延到整个湖泊!

    霎时间,连整片湖泊表面都结了一层薄冰!

    陆香冷放在棋台上的手指,顿时僵硬。

    她愣住了。

    见愁却没有,只心里嘀咕出了杀红小界,这一盏冰藤玉沁的威力,似乎比自己想象之中的要大很多。

    她手一倾杯,将盏中冰藤玉沁倒入了略小的两只酒盏之中,只一摆手。

    “月下有美人,你我皆英豪。此时此地,又怎能没有真正的玉液琼浆?还请香冷道友,满饮此杯。”

    第122章 第三日

    ……

    空气里,浮着幽幽的冷意,像是连飘在空气中的这些淡薄的雾气,也都要被这盏中乍泄的寒意冻住。

    陆香冷只觉得那寒气贴着她的面颊,却并不叫人觉得寒冷刺骨,只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凉意。

    地蝎生存在有地热的地方,往往在地面以下千尺处,不同于寻常的蝎毒,属于火毒,奇邪无比,又极霸道。偏生陆香冷又是极阴之体,两相抵触之下,不仅浑身经脉被地蝎毒摧毁,长此以往更有修为倒退之危。

    更不用说,她本身实力,被此毒所限,从智林叟下降的排名便可观一二了。

    冰藤玉沁乃是成千上万年冰藤所滴的汁液,只是时日长久,有如玉质,遂被寻常人名之曰“玉沁”。

    《大药经》有载,此物性极阴纯,驱天下所有阳火之毒,莫有能当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