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剑鞘乌黑,平平无奇,看上去没有过多的花纹和矫饰,唯有剑柄之上,那苍老古拙的铸纹,透露出一种让人心惊的味道。

    像是冰山的一角……

    人皇剑!

    此刻,剑柄之上还随意挂着两个深黑深蓝的小袋子。

    见愁彻底地睁大了眼睛:一只是她的乾坤袋,一只是她的灵兽袋……

    人皇剑乃是谢不臣的法器,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青峰庵隐界佛顶一战,最终已经是全然的混乱,谢不臣被击溃,人皇剑又是无主之物,很可能随着空间乱流卷入,跟自己一起坠落此界。

    从那剑柄上挂着的两只袋子就知道,这把剑应该是大头鬼小头鬼两个人同时从自己这里“收缴”过去的。

    几乎是下意识地,见愁忍不住内视祖窍,想要呼唤出鬼斧。

    谁料祖窍之中空荡荡的一片,也不知是鬼斧不见了,还是沉睡其中不给予回应。

    心,忽然就沉了那么一下。

    “啪嗒啪嗒……”

    门外依旧有脚步声。

    随之传来的是一声热情得很虚伪很刻意的招呼声:“哎呀,我说是谁呢?老张,你怎么来了?”

    “褚判官有命,将这两册《天命抄》交给两位处理。”

    接着,是一道很冷淡刻板的声音,完全没有要回应小头鬼热情的意思。

    屋内的见愁,一下从沉思之中惊醒,惊疑了起来。

    这声音听着……

    怎么有点耳熟?

    第217章 属性

    大头鬼和小头鬼是地府之中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两名小吏。

    任何世界,都是一样,实力和地位决定一切。

    极域一样,住处也一样。

    这是个距离鬼门关足足有六十里地的偏僻村落,居住着极域之中一些没有门路的闲散鬼修,一些还没混出头来的小鬼卒鬼差,或者是像大头鬼小头鬼这样十分落魄的鬼吏。

    低矮的房屋,整体都是泥砖砌成。

    正面的两间已经坍塌了一半,眼看着不能住了,只有右手边原本属于厨房的房屋,似乎还勉强支撑着,站在地面上。

    黑色的恶土地面干裂出了一条一条的缝隙,一丛一丛的杂草都变成了枯黄的颜色。

    尽管在地府的时间不久,张汤也知道,最能反应极域季节变化的,便是脚下的这一片草了。

    这种叶片细长,末梢泛白的草,在极域被称之为“天时草”。

    春天的时候,末梢会呈现出一片嫩绿;夏天的时候,会变成一片深黑;到了秋天,便是泛白;如果是冬天,则是一片美妙的深蓝。

    眼下,便是极域的秋季。

    背后的天空已经一片阴霾,渐渐暗了下来。

    这里没有太阳,却有昼夜的变化。

    踏着那一片干裂的土地,也踏着这一片渐渐深沉的阴霾,张汤慢慢地走近了这破败的小院。

    他的脚步声很缓,透着一种不疾不徐的味道。

    颀长的身材,投下了一道颀长的影子,随着他的前进而移动。

    鬼吏的服制是玄黑色的,穿在旁人身上会显得平庸,穿在他的身上,亦透着一种沉沉的死气,可同时,也透着一种沉沉的煞气。

    红眉毛的褚判官说,这是他生前杀人太多,在魂魄之中渐渐沾染上的。

    于鬼修而言,似乎百利而无一害。

    眉心一道青色的竖痕,让他整张寡淡的脸看上去越发不近人情,带着一种刻刀刀刃上的锋芒与冰冷。

    两手负在身后,慢慢走来,是他的习惯。

    在人间孤岛做官时候的习惯。

    即便现在他只是一名小小的鬼吏,可要改变似乎也很难。

    “啪嗒,啪嗒……”

    脚步渐渐靠近,屋内却没有半点动静,也不知是不是人没在。

    张汤心里这念头刚冒出来,耳边便忽然传来了“吱呀”的一声。

    他抬头看去。

    那一唯一还算完好的厨房门竟然打开了,小头鬼站在门口,看见他,满脸的惊讶,接着便一步迈出来,异常自然地直接回身将门拉上。

    “哎呀,我说是谁呢?老张,你怎么来了?”

    门开得很快,但是关得也很快。

    黑漆漆的房间里,影影绰绰似乎有些东西,但是又看不分明。

    随着门一关,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张汤敏锐地发觉了有些不对劲。

    从村中一路走来,那一只白毛鬼听说自己要来找大头鬼小头鬼两个,顺嘴说这两人找他借了一堆柴禾,也不知干什么去。

    极域的鬼们,总是处于饥饿的状态。

    借柴禾,想必是要煮东西吃。

    槐木因其字性阴,所以成为极域最普遍的一种用于烹煮食物的木材,白毛鬼借出去的也是这种。

    眼下发现小头鬼关门这么快,张汤心下却是一哂:他对极域这些吃的,半点兴趣也没有。

    只当是人不想叫他知道里面有什么,他也没在意。

    见小头鬼走下来,张汤便将自己藏于袖中的两本厚厚的灰皮簿子拿了出来,开门见山道:“褚判官有命,将这两册《天命抄》交给两位处理。”

    灰皮簿子,每本都足足有两指厚。

    表面没有任何起眼的花纹,只有左侧竖着写了“天命抄”三字,下方还有三个稍小一些的注,“掌地狱司”,表明这两本《天命抄》与掌地狱司有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