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身形,比之这千丈峭壁,何其渺小?忧一粟之余沧海,似蜉蝣之于鲲鹏。仿佛,随时会被这一场炸裂的雪崩给吞没。

    可他,岿然不动。

    似苍老,又似青涩的眼眸,缓缓地抬起,天光也慢慢地照进了那一双琉璃般深蓝的瞳孔。

    可这是属于厉寒的眼。

    天光照不亮的,是那眸底深处,名曰“朝生暮死”的晦暗。

    傅朝生的视线,由下而上,慢慢地朝着上方挪动,将这一枚又一枚的符文,看在眼里,刻在心底。

    久久伫立,一动不动。

    远远地,一道豪光从天边飞来,似是此地方才的动静吸引。

    只是,在发现峭壁下这一道人影人的时候,他便警惕而忌惮地停下了。

    此人一身银灰长袍,凌空而立,银冠束发,唇红齿白,眼底带着几分睥睨的傲气,仿佛目无下尘。

    但凡是看过星云画卷的人,都认得他:转轮王殿,玉涅巅峰,潘鹤寻!

    他就隔着这大半个冰原,看这那一道久久不动的身影许久,眼珠轻轻一转,目光微动,竟直接向着厉寒飘飞而去。

    “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厉寒兄。你这是?”

    说话的同时,他一只手藏在袖子里,随时准备着动手。

    只是,听了他的话,“厉寒”竟然连身子都没转过来,只是依旧看着峭壁。

    潘鹤寻顿时眉头一皱,顺着他视线看过去。

    上面的字迹,古拙得不知到底遗留自哪个时代,可在看清之时,他竟忍不住惊呼了起来:“轮回法典?!”

    傅朝生终于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又收回来。

    目光里,无悲无喜。

    “是啊,还真是因缘际会,一不小心就破开了。六道轮回,四生转化……”

    六道者,天、人道、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善而有功德者,投天道、人道、修罗道;造业最重最恶者,投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六道轮转,生死相续。

    四生者,胎生、卵生、化生、湿生。

    胎因情有,卵因想生,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又因善恶而有分别。

    四生周替,无有止境。

    似乎,每一条法典,都合乎天地造化之理。

    可那一瞬间,他的心底,有无数无数的声音,无数来自组成他生命的同族的咆哮,不断回响:一派胡言!都是一派胡言!

    第275章 真真假假

    所谓《轮回法典》,记载的乃是这天地之间轮回的规则,并没有更深奥的道理。

    可因其所涉及之事甚为奇诡,为寻常人所接触不到,所以初初看时,会有一种心神为之所夺的震颤之感。

    潘鹤寻的目光,凝注其上,难以收回。

    天下众生,分有情无情。

    花草树木,无感无情,无神无魂,遂为无情众生;人鬼禽畜,有感有情,有神有魂,则为有情众生。

    有情众生,分属六道。

    因其有情,必生善业,死后依其善业之分,各入六道受苦,消解其生前业力。

    所以极域有“十八层地狱”,分属“六道”,一道三层。

    六道中,人道、傍生道(即畜生道)皆有实形,天道、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卩为无形。

    众生若有功德,则投天道、人道与修罗道,若业力更重,则投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在转生池中洗去过去,重头来过,又历一世。

    一世后,再核功德孽业,再算六道轮回……

    如此往复轮转,永无止境。

    若天地间有大恶者,地狱道之寒热孤独折磨,亦不能消解其业力,甚而越来越恶,便当将此神魂置于洪荒刃下,斩成万万。

    使这万万碎魂,尽入转生池,投作畜生道中“湿生”之属。

    其神魂碎也,其性情消也。

    由是,其业力散去,纵其有大奸大恶之心,亦因身化万万,不能为祸。

    言而总之:有情众生,万般平等,皆苦轮回!

    是为,法典总纲!

    十二个大字,古老极了。

    一笔一划,都带着一种遒劲的力量,好似有一块有棱角的石头,硬生生在这峭壁之上点划而出。

    岁月的痕迹,篆刻在石壁上,隐约之间,竟有一股睥睨苍穹的磅礴之气,自笔划里飞出!

    原始,浑厚。

    力擎苍天,势横厚土。

    只是,毕竟岁月流逝。

    成千上万年下来,这样沉凝的气势,已经被削弱了很多。只有残余的一些,能叫人窥见这书法典于石壁之人,该有怎样雄奇的伟力。

    傅朝生也看着。

    可他的目光,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移动过了,只落在这“有情众生,万般平等,皆苦轮回”四字上。

    一种天性中的敌意和厌恶,已经在他身体之中奔涌,无法克制!

    他之所生,集蜉蝣一族上下愿力,又因见愁一语而得机“闻道”。

    从此,自名“朝生”。

    可十九洲蜉蝣,从此也因“朝生”而朝死。

    朝生暮死者,蜉蝣,总在水边,类属“湿生”。

    依此法典所言,竟是天地之大恶者的“万万碎魂”,投生为蜉蝣,受此朝生暮死之苦,好让业力消散于天地!

    何其荒谬?

    何其可笑?

    若他不曾借得比目鱼宇目宙目,窥看得荒古宇宙的浮光掠影,只怕也以为蜉蝣一族本有原罪,乃业力神魂碎末所化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