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靠近之后,她才终于看清了隐娘的模样。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额头、脸颊、眼角都布满了细纹。
再加上她散着头发,素着颜,更显面容憔悴。
唯有面庞的轮廓,可以依稀辨认出,她年轻时应该是个美人胚子。
季玥突然想到一句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注1)
古代女子生存着实不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总是在依附着他人生活。
红颜未老都未必能让夫君深情不变,更何况红颜弹指就老。
男子,其是古代男子,在纳妾合理的情况下,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呢。
漫漫长夜中,她们又该如何度过呢?
同为女子,季玥着实对她们生出了几许怜惜。她在隐娘的身旁蹲了下来,轻轻唤了句:“隐娘。”
然而,隐娘并没有抬眼去看季玥,反而自顾自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遇见他那年,正是十七岁如花一样的年纪。
彼时女子大多出嫁得早,但她母亲因生她难产而亡,她便顶了个克母的名号,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她遇见他那天,正是满城柳絮的春日,在继母的驱使下,她去镇上接了点绣活补贴家用。
途中正遇见他被书肆的管事赶了出来,趔趄之下他怀中跌下一个布袋。
而他毫无知觉,只是继续拖着腿往前走着。
她看见了急忙唤道:“公子,你东西掉了。”
他猛地回头,望了眼地上的布袋,匆忙赶回来拾起。
而后,他对着她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神色间满是真诚。
被认为“克母”的她,一向是被人敬而远之或者唾弃嘲讽的对象,哪曾有过这样一个人,对她轻言细语地道谢,他的眉眼间也满是温柔。
古语曾言: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注2)
她的一颗芳心,也就此沉沦。
后来他来她家提亲,她的父亲、继母皆是不愿意。
毕竟他家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多少彩礼钱,他们还指望闺女嫁个好人家帮衬弟弟呢。
最后还是她以死相逼,才换来了父亲、继母的妥协。
她以为自己逃离了原生家庭的火坑,终于可以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哪怕日子苦了点,但只要自己手脚麻利些,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起初,的确如此。
婆婆待她虽然算不得视若亲女,但至少没有刻意刁难她。
而他更是对她温柔体贴,情真意切。
他们之间也是真真实实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日子,也曾花前月下,山盟海誓。
尤其在她接活供他读书考取功名,自己却被累得小产后,他更是死死地抱住她,声泪俱下地指天发誓:“此生定不负隐娘,若违此誓,我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她以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所以那时她天真地相信了他的诺言,认为他是真的心疼她的牺牲。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大概是从他一步一步夺取功名开始的吧。
她犹记得他被任命官职那天,她心花怒放,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大桌的好菜,为他庆祝。
她以为自己苦尽甘来,终于可以风风光光地做一回官夫人了。
谁知等来的却是他外放做官,并且不带她上任。
后来婆婆说喜静,催着他在小镇的最外围买了个宅院,后来她才领悟过来,远离人群才好折腾她。
他一去就是好几年。
这几年她过得水深火热,婆婆再无之前的面子情,天天对着她破口大骂,骂她是不下蛋的鸡。可他未在身边,她一个人又如何有孕?
更何况,当初是她累死累活供他读书,他才能考取功名飞黄腾达,而她落得个小产的下场,之后,她的身子便有些伤了。
她曾经的付出,婆婆片口不提,只是揪着她无子这一条使劲欺压她。明明家中有丫鬟,但婆婆还是使唤她做了大部分的活。
婆婆的态度也助长了丫鬟们的气焰,她们根本不把她当做女主人,反而轻慢无礼。
这些苦,她都咬着牙咽进了肚子里,她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再忍几年,忍到他回来便好了。
可是,最后他人是回来了,但带给她的却是更大的打击。
第28章 隐娘的选择
他竟然带了个年轻秀美的小姑娘回来!
所以, 她在这里任劳任怨地伺候婆婆,而他却在外头和别的女人过着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那她这些年的付出又算什么呢?
然而,当她去质问他时, 他却告诉她,这姑娘是同僚送的,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而且他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身边总是需要一个略通诗书的红颜知己, 来红袖添香。
他说, 他心底, 永远只为她一个人留有位置。
她并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以为这是正常的, 若自己执意要闹, 兴许会坏了他与同僚之间的情谊。
直到后来她才懂, 男人的嘴, 骗人的鬼, 他不过是想暂时稳住她,以免她闹大影响他的名声。
只是那时,她对他还抱有一丝希望, 于是她又默默忍受了,甚至还为了他开始苦读诗书。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额头、脸颊、眼角都布满了细纹。
再加上她散着头发,素着颜,更显面容憔悴。
唯有面庞的轮廓,可以依稀辨认出,她年轻时应该是个美人胚子。
季玥突然想到一句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注1)
古代女子生存着实不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总是在依附着他人生活。
红颜未老都未必能让夫君深情不变,更何况红颜弹指就老。
男子,其是古代男子,在纳妾合理的情况下,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呢。
漫漫长夜中,她们又该如何度过呢?
同为女子,季玥着实对她们生出了几许怜惜。她在隐娘的身旁蹲了下来,轻轻唤了句:“隐娘。”
然而,隐娘并没有抬眼去看季玥,反而自顾自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她遇见他那年,正是十七岁如花一样的年纪。
彼时女子大多出嫁得早,但她母亲因生她难产而亡,她便顶了个克母的名号,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她遇见他那天,正是满城柳絮的春日,在继母的驱使下,她去镇上接了点绣活补贴家用。
途中正遇见他被书肆的管事赶了出来,趔趄之下他怀中跌下一个布袋。
而他毫无知觉,只是继续拖着腿往前走着。
她看见了急忙唤道:“公子,你东西掉了。”
他猛地回头,望了眼地上的布袋,匆忙赶回来拾起。
而后,他对着她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神色间满是真诚。
被认为“克母”的她,一向是被人敬而远之或者唾弃嘲讽的对象,哪曾有过这样一个人,对她轻言细语地道谢,他的眉眼间也满是温柔。
古语曾言: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注2)
她的一颗芳心,也就此沉沦。
后来他来她家提亲,她的父亲、继母皆是不愿意。
毕竟他家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根本没有多少彩礼钱,他们还指望闺女嫁个好人家帮衬弟弟呢。
最后还是她以死相逼,才换来了父亲、继母的妥协。
她以为自己逃离了原生家庭的火坑,终于可以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哪怕日子苦了点,但只要自己手脚麻利些,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起初,的确如此。
婆婆待她虽然算不得视若亲女,但至少没有刻意刁难她。
而他更是对她温柔体贴,情真意切。
他们之间也是真真实实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日子,也曾花前月下,山盟海誓。
尤其在她接活供他读书考取功名,自己却被累得小产后,他更是死死地抱住她,声泪俱下地指天发誓:“此生定不负隐娘,若违此誓,我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她以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所以那时她天真地相信了他的诺言,认为他是真的心疼她的牺牲。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大概是从他一步一步夺取功名开始的吧。
她犹记得他被任命官职那天,她心花怒放,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大桌的好菜,为他庆祝。
她以为自己苦尽甘来,终于可以风风光光地做一回官夫人了。
谁知等来的却是他外放做官,并且不带她上任。
后来婆婆说喜静,催着他在小镇的最外围买了个宅院,后来她才领悟过来,远离人群才好折腾她。
他一去就是好几年。
这几年她过得水深火热,婆婆再无之前的面子情,天天对着她破口大骂,骂她是不下蛋的鸡。可他未在身边,她一个人又如何有孕?
更何况,当初是她累死累活供他读书,他才能考取功名飞黄腾达,而她落得个小产的下场,之后,她的身子便有些伤了。
她曾经的付出,婆婆片口不提,只是揪着她无子这一条使劲欺压她。明明家中有丫鬟,但婆婆还是使唤她做了大部分的活。
婆婆的态度也助长了丫鬟们的气焰,她们根本不把她当做女主人,反而轻慢无礼。
这些苦,她都咬着牙咽进了肚子里,她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再忍几年,忍到他回来便好了。
可是,最后他人是回来了,但带给她的却是更大的打击。
第28章 隐娘的选择
他竟然带了个年轻秀美的小姑娘回来!
所以, 她在这里任劳任怨地伺候婆婆,而他却在外头和别的女人过着神仙般的快活日子?
那她这些年的付出又算什么呢?
然而,当她去质问他时, 他却告诉她,这姑娘是同僚送的,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而且他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身边总是需要一个略通诗书的红颜知己, 来红袖添香。
他说, 他心底, 永远只为她一个人留有位置。
她并不懂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以为这是正常的, 若自己执意要闹, 兴许会坏了他与同僚之间的情谊。
直到后来她才懂, 男人的嘴, 骗人的鬼, 他不过是想暂时稳住她,以免她闹大影响他的名声。
只是那时,她对他还抱有一丝希望, 于是她又默默忍受了,甚至还为了他开始苦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