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掌柜的又压沉了声音道, “只要是凝气三层以上的修士,参与其中,就能得到一柄黄品灵器……当然了,是黄品里面不入流的。”

    对于散修而言,能定品的灵器,就已经能让他们打破头了,别说什么入流不入流,有的散修就连一种像样的灵器都没有。

    掌柜的此话一出,满意地看到面前的丹师呼吸粗重起来,显然是有些意动了。

    这个丹师看起来也不过凝气四层,虽然有炼丹药售卖补充,也是没有什么途径能得到好资源的,而且还要担心会不会被抢。

    只是散修一般情况下要比旁人谨慎得多,姜小楼又问道:“只是探索一个秘境而已,为何会有如此丰厚的报酬?”

    掌柜的道,“我们少主子兴致起来了,就是洒灵石的事情也不是没干过。”

    见姜小楼伪装的中年修士还是心怀警惕,掌柜的又道,“不过是少主子图一个热闹而已,我家商行护卫都是筑基期,也没有什么用得上凝气散修的地方。”

    姜小楼点头道:“原来如此。”

    却没有应下或者直言拒绝。

    “三日后在城南,我家商行的人就在那里招揽散修。您若是感兴趣,可以一试。”

    “多谢。”

    姜小楼伪装的修士顿了一顿,然后大跨步走了出去。

    在她身后,掌柜的满意地笑了。

    他不怕这个散修丹师怀疑,就算心存怀疑又能如何呢?这些散修最喜欢做的,就是赌命了。谁让他们命不值钱呢。

    已经走远的姜小楼四下观望一番,发现没有人跟踪之后,才悄悄改换了身形。

    云七闷闷的声音传来:“你不会真的信了他的话吧?”

    “连你都不信,我傻吗?”

    “……”

    但是你好像在说我傻?

    “不过,我还是会去的。”

    听完掌柜的解释,姜小楼就明白铸剑峰主所言的机缘,应当就在这个秘境之中,不然也不会如此巧合,她乍一到来就遇见秘境开启。既然能确定如此,那她就不得不去。

    “但你真的要去那什么少主子的招揽?就为了黄品灵器?”云七絮絮叨叨的,“这种修真界世家啊,商行什么的,一个比一个心黑,家大业大的没有哪一个会无缘无故做善事……”

    “但是我想和他做朋友……”

    “……为什么?”

    “和一个会洒灵石的人做朋友,需要理由吗?”

    云七绝倒。

    姜小楼没打算和他解释自己的计划,而是又问道:“此次秘境里面,可是就要看你的了。”

    破解禁制之法,她学得很粗浅,一时间也没有办法提升太多,此道上面专精,就是走了歪路了。若没有云七在,姜小楼原本的打算,也只能是以力破万法,莽着来了。

    云七充满干劲:“你放心!”

    然后又小心翼翼问道:“那……最新的话本子……”

    “……看你表现。”

    ……

    三日后,城南。

    姜小楼伪装的中年修士看起来像是犹疑不定,几次迈步之后又回去,但最终一咬牙下定了决心,出现在了那正吆喝着招揽人手的队伍前面。

    已经有不少散修汇聚在那里,看起来许多人都是相互认识的,正在彼此寒暄。但相互之间,也没有很亲昵的神色在。

    修真界中无门无派,出身平平的散修,其实很难有至交好友,平日里遇见的机缘,也全都是自己藏着掖着,生怕被人所知。但最喜欢留下洞府传承的,其实也往往都是这些散修出身的大修士。

    姜小楼还在等待之时,一男修凑到她的面前,“这位道友有点眼生啊。”

    “我的确是头一次来景国。”姜小楼伪装成的修士憨厚一笑,“眼生也是应该的。”

    “道友如何称呼?”

    姜小楼笑道:“我叫姜大锤。是一个体修,还会一点炼丹之术。”

    “我叫于永志,会一些剑法。”那男修道,“道友竟还是一个丹师?”

    姜小楼摆摆手,非常诚恳地道:“不敢当,只是得了残缺传承,能炼一些不入流的丹药罢了。”

    于永志正欲再说什么,忽然一旁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天空之中,一辆由银色宝马拉着的车架疾驰而过。即使距离如此之远,那车架的奢华也能让人一眼分辨出。车身流光溢彩,宝马神俊非凡,车架行过之后,天空中留下一道长长的云霞……

    “七彩丹霞车!”

    仰望着天空的散修们有人惊叫道:“是道子!”

    “道子?”姜小楼疑惑道,“那是谁?”

    怎么看起来没有人不认识的样子?而且还出场得如此浮夸……

    于永志很是惊讶的样子,“你竟不知道道子?”

    姜小楼摸摸鼻子,“惭愧,我一心炼体,同时又修行丹道,实在不太了解这些修真界的风云人物。”

    于永志同情地看了她一眼,解释道:“道子是道门的圣子,道门本代弟子之中的大师兄连青云。方才天空中那七彩丹霞车就是道子标志的车架。只要见此车架,就知道是道子经过。”

    姜小楼不由紧张地问道:“道门道子这样的人物,也要与我等来抢秘境机缘吗?”

    “当然不会。”于永志嗤笑道,“道子哪里看得上这些,想来只是经过罢了。传闻道子每隔数年,都要来此地一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