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也不关心直播间里的风风雨雨。

    苏轼和百琴堂主人交流了一番,和百琴堂主人交换了曲谱。

    苏轼在交谈过程中得知奔雷的来历,很有些唏嘘。

    百琴堂主人却突然问:“苏先生觉得刚才那把琴如何?”

    苏轼赞道:“那把琴极好,我一上手就很喜欢。”

    百琴堂主人笑道:“那我将它赠与苏先生吧。”

    吴普这个临时翻译听了百琴堂主人这话,只能感慨苏轼真是老少通吃。

    瞧瞧,前两天才有个小孩给他送吉他,这会儿又有这么一位老艺术家给他送琴!

    吴普把百琴堂主人的话转述给苏轼听。

    苏轼对长者十分敬重,闻言说道:“倘若您当真愿意相赠,轼就却之不恭了。往后轼一定好好爱护它,就算不能带在身边也必定把它托付给吴小友帮忙收好。”

    百琴堂主人知道吴普有个私人博物馆,别说是不到百年的琴了,就算是真正的古琴也能维护好。

    她笑着说道:“那一会苏先生就把琴带走吧。”

    苏轼再次诚挚道谢,又问:“我看琴身不曾刻有琴名,不知它可有名字?”

    百琴堂主人叹着气说:“我们本来准备把它叫‘奔雷’。”

    许多来借琴的人上手后虽觉得这琴很好,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屈就”。

    每个人都想着还有更好的,仅仅把它当做通过奔雷挑战的工具。

    自然也不会真正用心体会它的妙处。

    所以能通过挑战的人非常少。

    他们认不出“奔雷”。

    苏轼一怔,接着不由得抚掌大笑:“妙哉,妙哉!”

    奔雷分明已经来到面前,那一个个来挑战的人却根本认不得,这可真是太妙了!

    苏轼既得了奔雷,又结识了一位精擅琴道的忘年交,自是高高兴兴地抱着琴和吴普一块离开。

    一出百琴堂,吴普就关掉直播,把无人机收回背包内。

    “你们这边有趣的人可真多。”苏轼忍不住和吴普感慨。

    吴普笑着说:“哪都不缺有趣的人,你的那些朋友哪一个不有趣?”

    苏轼一想也是,无趣的人他根本不愿意结交。

    他坐牢这么久,外头的朋友们一定很为他着急。

    苏轼少有地叹了口气,询问道:“我什么时候该回去?”

    吴普说道:“等那边有真正需要你去应对的事发生,你兴许就该回去了。”

    他们这边只有苏轼处于“无所事事”状态时才能把人召唤过来,等那边碰上事后苏轼估计就不能待在这边吃喝玩乐了。

    苏轼抱着手里的奔雷琴,对吴普说:“我要是回去了,这琴可就拜托给你了。”

    吴普点头。

    两人边聊边走到停车的地方,两人一琴上车到装裱师傅那边取画去。

    取完画吴普还得去骆氏仓库那边取一批文物回博物馆。

    这次市区之行安排得非常充实!

    这边吴普正带着苏轼跑下一个行程,网上却已经因为奔雷挑战的反转炸开了——

    “那把琴居然就是奔雷?!”

    “刚才不是很多人嘲笑人家没通过奔雷挑战吗?哈哈哈哈哈哈脸被打肿了吧?”

    “看完全程直播,莫名觉得心潮澎湃。”

    “对,这个奔雷挑战好有感觉的啊!”

    “听完奔雷的来历,莫名有点难过,人渣枪毙一百次都不解恨。”

    随着各种剪辑发布出来,粉丝们仿佛终于找到了组织,跑进去热烈地讨论起来,直接让#奔雷挑战#这个话题火遍全网。

    那些下场搅过混水、带过节奏的营销号,要么悄悄把前头的发言删了,要么若无其事地跟进后续发展。

    至于那些对清阳直播间羡慕妒忌恨、试图让苏轼捧得高摔得狠的家伙,这会儿自然是直接哑火了。

    早知这人真这么牛逼,他们绝对不会干这种蠢事!

    这下好了,现在不少人跑来他们前面发的那些捧杀言论底下狂吹苏轼!

    这些人还夸他们真是有眼光,居然早早发现这样的瑰宝!

    杀人诛心!

    这是杀人诛心啊!

    第19章

    吴普两人先去取画。

    苏轼很好奇后世的装裱工艺,凑过去一看,发现和以前没什么不同,整体十分复古。

    吴普拿起来仔细检查了一番。

    装裱师傅老神在在地坐在那,脸上不见半点心虚。

    吴普把画递给苏轼,让他瞅瞅这画是不是他自己画的。

    苏轼有点迷茫,难道这人开店做生意,还会干换画的事不成?

    吴普就给他解释了一番,说这小老头儿以前就搞文物修复工作,仿画能力一流,现在退休了没事干,时不时接点装裱活,就爱看看有什么画值得大费周章找上他。

    “说起来,他先祖你后来还认得。”

    吴普给苏轼介绍了一番,说装裱师傅人姓米,先祖据传是米芾,再过几年苏轼去了黄州,米芾就会去拜访他了。

    此后二十余年,两人都有往来,苏轼还说“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

    能让苏轼说出“元章,你还有啥惊喜是我不知道的”这种话,可见米芾这人也是一朵奇葩。

    后世流传着许多关于米芾的传说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米芾有次很想买一幅画,怎么讨价还价都买不来,就退一步说“那你借我几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