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一大扫除,还真让他扫出了好几个卧底。

    于是FBI这边都没弄清楚组织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安排在组织外围的卧底,就也莫名其妙地被琴酒扫干净了。

    “说起来……”

    “琴酒开始疯狂铲除内鬼的那段时间,差不多就是‘克丽丝·温亚德’从我们视野中失踪的时间。”

    赤井秀一神色严肃地分析道:

    “我想,组织那时肯定是知道了我们从‘克丽丝·温亚德’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急着撤走贝尔摩德,又为了防止我们追查而大力清扫内部。”

    站在FBI的视角,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这两年他们安插在组织内外的眼线被接连拔除。

    现在贝尔摩德这么一“跑路”,就更是彻底断绝了他们追查组织的唯一线索。

    FBI现在对组织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

    也不知接下来该如何下手。

    据说CIA似乎在组织那边还留着一些“抓手”。

    但这事很难验证,就算验证了,CIA也不会大大方方地跟他们FBI共享情报——

    这两个部门看着似乎是同一个爸爸生的兄弟单位。

    理论上兄友弟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平时互不干扰,有事就互帮互助。

    但实际上却是狗咬狗,一嘴毛。

    主外的CIA经常插手国内事务,主内的FBI也时常把手伸到国际舞台。

    两边都鼓着一股“东厂破不了的案我西厂来破”的劲头,互相较劲、干扰、甚至是暗下黑手。

    历史上甚至还出现过,FBI和CIA互相安插卧底、窃取对方情报的荒诞景象。

    更不要说……

    米粒煎是为了什么而战?

    过去是为了石油,现在,是为了不老药的研究成果。

    而不老药的研究成果,最终是落在FBI还是CIA手中,效果可是完全不同的。

    至少,对FBI和CIA各自的掌控者来说,效果完全不同。

    不老药项目是块巨大的蛋糕,大家都想把这块蛋糕放到自己手中。

    尽管大家都有着组织这个相同的敌人。

    但最后的分赃协议都谈不清楚,各方利益都不一致,又怎么可能互相精诚合作?

    所以……

    想指望CIA这个兄弟单位帮忙,那也就只能靠想了。

    可靠FBI自己……过去的路似乎又都走不通了。

    “詹姆斯,是时候放弃‘克丽丝·温亚德’这条线了。”

    “跟我一起去日本吧。”

    “我有种预感,日本会是我们下一个突破口。”

    赤井秀一不光自己想去日本,还想说服上司和同事一起去。

    此事事关FBI对组织的调查方向。

    作为这个调查小组的主导者,詹姆斯·布莱克做选择时必须慎重。

    他并没有被赤井秀一几句话就说动,而是十分谨慎地质疑道:

    “你判断下一个突破口会在日本。”

    “就因为群马县这个案子?”

    “仅仅因为一个空运钞箱,一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就做这样重大决策性的判断,是不是还缺少了一点说服力?”

    詹姆斯·布莱克言下之意,是在担心这位王牌探员会因为宫野明美而感情用事。

    但赤井秀一却表现得非常冷静:

    “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件案子。”

    “事实上在知道今天这个消息之前,我就已经慎重地考虑过,将调查重心从米国转移到日本的决策了。”

    “因为……”

    赤井秀一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记录的,是之前发生在日本东京都的那起“武装直升机恐怖袭击”事件。

    这事要是发生在现实里,当然足以成为震惊世界的大事。

    但因为这个世界的日本动不动就发生恐怖袭击,连品酒师、建筑设计师这种业余人士,闲着没事都能炸座摩天大楼玩玩。

    相比之下,武装分子开直升机空袭东京的新闻,都显得没有那么捉人眼球了。

    于是东京人民很快都把这事忘了。

    但FBI没忘,赤井秀一更没忘:

    “这起袭击毫无疑问是组织的手笔。”

    这个结论几乎不需要推理:

    因为在东京上空搞空袭……

    除了他们米国佬,也就组织敢这么嚣张了。

    “我请日本分部的同事详细调查了此事:”

    “武装直升机袭击的目标是东京市中心的米花酒店,而当时米花酒店里正在举办的,是一场相当于警视厅内部聚会的订婚仪式。”

    “最重要的是,当时有不少日本公安的高官也出席了那场订婚仪式。”

    “这个我知道。”

    詹姆斯·布莱克很自然地接话道:

    “所以我们之前就做过推测,当夜发生的恐怖袭击的起因,应该是组织和日本公安之间起了什么意外冲突。”

    “没错。”赤井秀一点了点头:“而且是非常‘意外’的冲突。”

    “当时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让组织也措手不及。”

    他以前差点就打入了组织的高层,自然了解组织成员们的行事作风。

    这些犯罪分子虽然有底气嚣张,但一向更推崇低调。

    相比于狂野奔放的“无双暗杀术”,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采取潜行暗杀的技术流操作,以求悄无声息地将目标击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