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詹姆斯心中一沉。

    他是个日本通,当然对日本的法律有所了解。

    日本虽然早就自称脱亚入欧,如今更是处处奉米国为师为父,但在法律上却有很大一部分与米国不同,反倒与隔壁的某亚洲大国有些相近。

    比如说那糟心的未成年量刑标准。

    比如说对“正当防卫”的解释判断。

    类似昆山龙哥的案子,在日本也发生过。

    而日本还有一个案例更加经典:

    千叶县西船桥站,一醉酒男性在月台上搭讪一女性并试图触碰,该女性在闪躲之际,男性出于惯性跌落月台被列车撞死。

    事后该女性被检方以故意杀人罪起诉,辩护方以正当防卫抗辩,在当时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虽然此案法院最终判了正当防卫成立,但日本对“正当防卫”的判定之严苛、谨慎,自此事也可见一斑。

    而林新一出于工作需要,业余时间也详细地向妃英理学习过日本法律。

    说到正当防卫的话题时,妃阿姨的建议是:

    能跑就跑,尽量不要抵抗。

    这是来自律师的专业意见。

    而当林新一提到她女儿好几次“正当防卫”把人打进ICU的辉煌经历,妃律师就又义正词严地帮女儿解释了:

    这当然是因为小兰有个厉害的律师老妈。

    咳咳……

    这当然是因为她的“正当防卫”都合理合法。

    在日本《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的多数案例中,正当防卫需遵循“条件对等原则”。

    也就是人数、武器、体格等条件上的对等。

    N打1,持刀砍空手,壮汉打小姑娘,那都不算条件对等,不能看作是正当防卫。

    而小兰她只是一位身高168cm、体重不到100斤,赤手空拳没有防身武器,娇滴滴的未成年小姑娘。

    面对穷凶极恶的成年歹徒,她怎么反抗都不算过分。

    因为双方的条件是不对等的。

    “可我和那些歹徒,‘条件’也不对等啊!”

    听着林新一的解释和指控,詹姆斯忍不住辩解道:

    “歹徒有3个人,我只有1个。”

    “歹徒有枪,我是赤手空拳。”

    “歹徒都是壮年男子,而我都已经老得有了白头发。”

    “这还不算正当防卫?!”

    “一开始算。”林新一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回答:“但后来不算。”

    他笑得很是不怀好意。

    如果是面对一般的受害者,他其实不愿意抓这些细节。

    毕竟一般受害者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能夺械反杀、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还有功夫考虑怎么防卫才算正当?

    如果可以的话,林新一更愿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在报告上帮受害人说些好话。

    但这詹姆斯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职业特工。

    是敌人。

    这就不能怪林新一依法办事了。

    毕竟法律本来就是这么规定的:

    “要知道在不法侵害终止以后,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正当防卫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向来是一件需要慎重把握的事情。”

    “如果掌握不好收手的时机,就很容易导致防卫过当。”

    “而我有证据表明:”

    “詹姆斯先生,你在击杀那最后一名歹徒的时候……”

    “有防卫过当、甚至故意杀人的嫌疑!”

    第590章 做了一个违背组织的决定

    詹姆斯听得一阵沉默。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解决那最后一个歹徒的。

    按日本的法律来看,他那一定是防卫过当了。

    因为……

    “你在击杀那最后一名歹徒的时候。”

    “他手上已经没有武器,而且还彻底放弃了抵抗。”

    林新一就像是开了天眼一般,说出了原本只有詹姆斯一人知道的真相。

    这让詹姆斯脸色愈发难看。

    这件事很麻烦,承认下来对他影响很大。

    所以尽管林新一已然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他当时的作案细节,他也只能像那些电视里那些在名侦探面前负隅顽抗的凶手一样,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倔强地保持沉默。

    他不说话,林新一却有很多话要说:

    “詹姆斯先生。”

    “就让我试着还原一下,你当时从‘正当防卫’到‘防卫过当’的整个过程吧!”

    说着,林新一将目光投向现场的3具尸体。

    3具尸体都是中枪而死,却又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死亡的位置。

    其中有2人是死在一起,尸体仰面朝天,几乎就躺在一块。

    另一人却是死在距两名同伴8、9米开外的地方,其尸体俯卧朝下,趴伏着倒在被他鲜血染红的草叶之中。

    而那两名2名尸体位置接近的歹徒,手上都各自握有一把托卡列夫手枪。

    第3名倒在远处的歹徒,身上却见不到有手枪。

    更令人注意的是,他脸颊上还带有大块的类圆形淤青,口腔粘膜破损,牙齿松动脱落,有大量血液自嘴角溢出。

    “从面部瘀斑形状和受损程度判断,死者生前应该遭受过一记威力巨大的徒手打击。”

    “我想詹姆斯先生你当时如果手里有枪的话,恐怕不至于需要冒险近身徒手与歹徒缠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