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试过了!当时姥姥专门给我哥做的时候我喝了,然后当着他们的面往里面放了一勺蜂蜜。】

    【我立马觉得果茶整个都升华了。】

    姜音:“......”

    你别说了,我想哭。

    姜音还在挣扎:【其实真的挺好.....】

    她一句话还没打完就见宋南又发了条长句过来:

    【姐是不是我哥告诉你不加蜂蜜好喝的!你千万别听他的!】

    【他就是怕我去蹭喝!我哥这人现在真的太小气了!!!】

    姜音:“......”

    求求来个人把我埋了吧。

    第25章 .【25】UYAU:给你糖。……

    姜音在躲傅梁予。

    本来她就宅又社恐,见面基本都靠偶遇,再加上她刻意的避开,几乎所有可以遇见的可能性都被掐在了摇篮里。

    结果就是:即使是邻居,但大半个月了,她和傅梁予基本没见过。

    就连偶尔的微信,又回到了以前的常态:回应但不接腔。

    姜音相当于回归老本行,她特别擅长天聊死,能堵死了一切往下聊的可能性。

    仿佛所有的一切又回到几个月之前的状态:是邻居,但不熟。

    也不是姜音愿意躲,实在是太尴尬了,一想到那天的情况她整个人都在抓狂。

    是什么都做不进去的程度。

    那条她实名安利、早就转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就在那里挂着,姜音一闭眼甚至能想到宋南评论用的标点符号:【加蜂蜜才好喝!姐你不要被我哥骗了!】

    这几个叹号每次像是直接敲到姜音脑门上,时刻提醒着那天的事情。

    傅梁予虽然没反驳宋南,但是他给那条朋友圈点了赞。

    就那么轻轻地点了个赞。

    “呜呜呜呜……”

    时隔十几天,只要想到,姜音还是整个人生无可恋把脸埋在枕头里,哼哼唧唧的,心塞无比。

    她恨不得回到半月前死死捂住自己要说话的嘴!

    为什么要解释!

    越解释越显得欲盖弥彰!

    明明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她观察得出傅梁予可能不太喜欢吃甜的,为了感谢他,就少加了点蜂蜜想让他喝一些,多简单啊。

    理由正当且诚心诚意!

    姜音百思不得其解,她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找那么个不算高明、极容易被戳破的借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姜音想到当时说完是宋南推荐的时候傅梁予好像笑了,是真的笑了!

    是不是笑她说瞎话!

    这么想着,姜音把旁边的小毯子裹在身上,在床上来回滚了几圈,直到整个人扭成蚕蛹,紧紧裹在里面。

    现如今这个场面,已经可以列入到她的社死单子上了。

    发生的事情也不能改变,不要纠结了!以后慎言!下次不要犯了!

    她这么开导自己。

    但姜音永远是自己杠自己的能手,一面想往前迈步,一面脚又使劲向后退,它们互相拉扯的,快让她纠结死。

    过于在意别人眼神、过分在乎别人评价是套在姜音身上的枷锁,是她暂时、也许永远都卸不掉的枷锁。

    这时自欺欺人的法子也不好用了,平时能骗骗自己,但这次不一样啊!

    不一样的!

    这不是她开导自己“以后反正也不会见”也就能解决的,这不是在心里说几遍“没关系他注意不到”就可以的。

    很多事情不在姜音的控制之中,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她极度纠结后强制性让自己被迫释然,接着被迫遗忘。

    这是姜音性格中的致命的缺点,她也清楚地知道,但是却无法改变。

    况且傅梁予不是那些她见一面后不想见就可以永远不见的人。

    他的看法也要比那些人重要。

    所以她就算再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但听到对面传来声音时,她心中还是不免一顿;在听到对面的开门、关门声时,她准备开门的手又重新缩回去。

    好不容易才有的那点进步,似乎全部挥发殆尽,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只有晚上睡前看UU的微博时姜音才觉得人生美好,万物皆可原谅。

    但她又不能时时把UU的画挂在眼前,那样也太像病态痴汉了。

    就在她觉得能遗忘俗世万物入睡时,她的特别关注发微博了!是九月的第二条微博!

    呜呜呜这就是心灵感应吧!

    姜音这时候丝毫不害羞地把这一切归咎于她们之间的心灵感应!

    反正这是她单方面的想法,她没发网上,别人也不能说她蹭热度。

    所以她单方面宣布,这是UU宝贝知道她心情不好,专门给她画的!不接受反驳!

    姜音感动得简直想哭,UU宝贝真的太好了!

    【UYAU:给你糖。】

    刚看到字,还没看到画,姜音嘴里就在说:“呜呜呜我收到了,谢谢UU宝贝!”

    本来被杠后姜音想注册个小号,但自从互关后,她就把这个想法打消了。

    一是舍不得;二是觉得这是种默许,UU其实是喜欢她点赞转发的。

    于是一看到画,姜音先麻溜点赞后,才点开画细看: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孩子骑在马上,她明媚皓齿、言笑晏晏,垂下胳膊把手里的一袋糖递到正在蹲着哭的小孩子面前。

    是很温馨的画面。

    看着这副画,平时也许会激动得乱叫的人此刻却怔在那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