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苏陌的意思这可是长期的活计,就按云城低的工钱算,一个月四百五十文,一年下来就有五两银子。而且他只要人把水塘给管好了,其他事他并不过问。

    像周小子这样的,还可以自己利用空余时间,伺弄一下自己的地,种点菜,种点水稻,不要求多少,够自家人吃,这钱完全就是净得的。

    接下来对苏陌更加热情了。

    想着苏陌要买水塘,自己也努力的想了想,然后道,“这附近的村子,水塘并不多,就算是有,像周家小子这样,一大片的却是没有,都是这里一个那一个,离得又远,怕是不好打理。”

    苏陌笑着摇头道,“其实也并非一定要水塘,我看村子后面对岸的滩涂就很好。”

    “那一片就是泥沼地,汛期的时候还会被淹。”刘志才知道那片滩涂。

    “我知道。”

    苏陌今天在这村子里走了一圈,因为是山脚下,这里的地势同上河沟一样,很平坦。

    但却有一个上河沟所没有的优势,就是这宁村里有一条河,河面不是很宽,大概三米的样子。

    村子里河的这边有一个陡坡,对面是一座山,村民们在这边河岸上沿河而居。

    而村子再里面,河道在这里拐了个弯,河流对村子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形势。

    而拐弯处之前的对岸是一片平地,对岸地势较矮,而且还很平坦,每年的汛期都会被淹,年年下来,就形成了一片滩涂。那片滩涂很大很长,对岸一整片都是。

    如果这片滩涂被利用起来,种植蜀癸,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原料了。

    先前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这处地方,不过既然都付定金了,他也不会反悔。

    看他不像是在说笑,刘志才的心就动了起来,如果真如他说的,那可真是!嘶!

    一边按捺着性子试探,“苏小郎,你的意思……”

    苏陌另外问了个问题,“那片滩涂是无主的吧!”

    刘志才道,“那滩子又不能种粮食,自然没有人买。”

    苏陌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见他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刘志才虽然心里像猫抓一样,但还是稳住了。反正那滩涂就在自己村子里,苏陌当真要用来种东西,也越不过他们村子去。

    第二天一行人就去了直山县县衙,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只等拿契了。

    把刘志才几人送走之后,苏陌又回到县衙,找孙主薄表示想要买下宁村对岸的那一片滩涂。

    主薄对苏陌也是知道的,这些人都是人精,县令大人与冯禀的态度,让这些人对苏陌的事都很上心。

    听说他要买滩涂,孙主薄吃了一惊,好言相劝,“苏少爷,那片滩涂是无用之地,若是想做些小事,用一用也无妨。”

    其实就是暗示他,如果想做什么,不用买,直接用就是了。

    苏陌不想占这点小便宜,也不想以后惹麻烦,婉拒道,“多谢孙主薄,不过还是买下的好,免得大人以后难做。”

    见他执意如此,孙主薄道,“那好,我明日让衙役前去丈量一下,看有多少,这片滩涂本是无用之地,连荒地都比不上,便算三两银子一亩,苏少爷,你看如何?”

    “那就劳烦主薄大人了。”

    “不麻烦,不麻烦。”主薄笑呵呵的道。

    作者闲话:? ?)?*??,

    第222章 制作姜糖

    很快红契就拿到了,苏陌又抽了个时间亲自去了宁村,跟刘志才商量了一下。

    包括来年早春要请人种植蜀癸的事,让他趁着这段时间帮他好好的筛选一下人选。

    刘志才只觉得当头掉下个大馅饼,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自然是什么都答应。

    没过两天,玉家商队送来了老姜。

    等苏陌赶到的时候,厂外面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十几辆车,里面全是老姜。本来听方掌柜说这东西可能不多的时候,他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还想着,今年如果做不成,明年春天的时候,大不了自己让人种,没想到还是给他收购了这么多回来,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兵哥们帮着把老姜搬了下来,放进了仓库里头。

    而商队的人都被刘远拉去厂里食堂用饭,好酒楼好菜的招待一翻再好好的送走。

    等把人送走了,刘远就来找苏陌,“苏少爷,我们买这么多的老姜是准备干什么?”

    本来他见商队拉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还以为又是什么制糖的原料,没想到居然全部都是老姜。

    这玩意儿除了做菜的时候用点,就是平时吹风淋雨之后,熬上一碗姜汤,来去去寒的。可也没见一下子买这么多的。

    这么多的老姜,他们厂里的人也能吃上一两年了。

    苏陌也没有卖关子,“做糖呀!”

    刘远和小五都向他看来,两人都是一副,你在开玩笑的表情,“老姜也能制糖?”

    苏陌却没做解释,只道,“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姜糖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三步,制糕粉,取姜汁,熬糖。

    先用糯米用温水淘洗,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待到第二日阴干水份后,在锅里放入洗净的河砂,炒热后把糯米倒进去,大火翻炒,一直到炒成泡米。

    然后再磨成细粉,摊在簸箕里放在地上晒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