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医道使她只能缓慢地释放灵气,拉锯战于她而言就是死穴。

    秦姑真给她包扎了伤处,浓密的长发遮住了一道道狰狞的血口。

    那药粉撒上去就被血融开,冷文烟痛的浑身哆嗦,眼底蒙了雾气,却没有落泪。

    “你包扎的真好。”她吐着凉气,却是笑了笑,直白地夸奖了师妹。

    秦姑真在含山时听过不少虚步太清的小话,那时她懵懂天真,别人说什么便信什么,只知道这太清宗大小姐飞扬跋扈,并不好相与。

    此时传说里目中无人的冷文烟合衣躺在薄薄的袍子上,双目紧闭,柳眉皱成出了深深的痕迹,竟连打坐调息都撑不住,直接睡了过去。

    太清宗那里肯定出了意外,不然不会到现在都没有人来。

    天空是深邃的蓝,高远广阔,周二看向秦姑真,问道:“你出身帝子降兮?”

    对坐的秦姑真颔首,周二便不再说话。两人间隔着一捧明火,照亮石壁。

    周二默了片刻,问:“你们那个镜君,他还好吗?”

    秦姑真有些诧异,但还是答道:“镜君?我叛宗前便未见过他几面,依然深是居简出,偶有露面皆因桑掌门来访,宗内都传两人神仙道侣。”

    话到一半收住,心里却浮出些冷意。

    不过传闻未必可尽信。

    山林间有鹧鸪啼了几声,合着夜风,听来分外凄凉,令人不禁联想到这鸟叫声的拟意。

    行不得也哥哥。周二喃喃念了,之后垂目不语。

    “你可识得他?”秦姑真问。

    周二摇了摇头,“萍水相逢罢了。”

    冷文烟被痛的醒来,只听到这一句,感觉出气氛有些微妙,岔开了话题:“你们说,他们会不会被传送到了其他地方?我哥哥说水里画阵最是隐秘,他们可能已经不在这秘境了。”

    “也许。”周二接了她的话,“我天亮后再去桃林走一趟。”

    冷文烟双手蜷着,苦笑道:“我这下可惨了,带队把人都带丢了,回去不得被罚……”

    ——洞外鹧鸪的叫声猝然拔高!

    周二拔剑起身,脚下土地隆隆作响。

    他回头对两人道:“你们护持灵力,我出去看看。”

    不等秦姑真在身后喊他,周二快步跑上一处高地,皎白月色如灯,不远处的秘境核心竟是异象横生。

    那秘境中的桃林,居然整个向西挪了十丈有余?

    第42章 鬼面

    夜幕下的桃林如生双足,平地移了十丈有余。

    隆隆的地动令林中蛇蚁奔散,尘土飞扬,桃花树上浅红的桃花大簇绽放,开到了极致,便是满枝纷繁,几无一叶。

    桃花瓣在夜色里透出薄红,望去如烟如霞,说不出的绚烂。

    周二迎风而立,手指搭在缘木剑柄上。

    秦姑真飞身赶来,遥遥见崖边的周二,惊觉眼前这男人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素来半躬的脊挺直了,肩膀舒展开,居然是别样的宽阔。

    微弱的灵气拂过他脚下的砂石,盘旋、围绕、涣散。

    秦姑真站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看向山下黑暗中的红光桃林,喃喃道:“……那是阵法。”

    鬼团曾说过:桃木镇邪,百鬼夜行。

    周二凝眸,沉声道:“那阵法是镇压邪物的作用,它去的方向是重愁湖。”

    秦姑真微有诧异。

    她以为一个沈折雪已经够让人惊叹,却不知这看似吊儿郎当的剑修也能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她道:“我并未在湖底感受到鬼气,足以证明重愁湖本身就是一个传送阵……”

    继而抿了抿唇,犹豫道:“但既然小秘境里的桃灵可以对它起到镇压作用,便说明这秘境和阵法本身就是一体的。”

    她在半空比划了一下桃林的行走方向,“布阵人原想借力打力,用桃林反锁整个阵,可显然他没有成功,于是退而求其次,改压了湖心。”

    “那你可否追溯到湖心传送的方位?”周二问。

    秦姑真摇头,“不行,以整个小秘境为阵,莫说我现在,即便是灵君前来,也未必能追踪到。”

    周二颔首,对她说:“我去去就回。”

    话罢竟直接跳下了断崖。

    秦姑真悚然,快步走到崖边,只见周二贴壁坠落,下至中途反手抽出缘木,剑锋一晃,木剑钉入山石。

    紧接是一阵刺耳的锐响,周二借缘木缓了落势,再在崖壁上的凸石上起落几次,稳稳落了地,拔步向桃林跑去。

    “他究竟是什么人?”秦姑真自语,亦运起灵气追赶上去。

    两人刚一迈入那片光华璀璨的桃林,浑身都忽而一轻。

    充盈的灵气在桃花林海中蒸腾,秦姑真闭目感知,不经道:“又是个不要命的阵修。”

    周二环视四周,浓眉倏然耸起,走到一株高大的桃树前蹲下。

    “你发现了什么?”秦姑真走近。

    周二伸手扶在那粗糙的主干上,指下斜着一行刻字,字内暗红点点,如血穿凿。

    那血刻赫然写着八字:

    ——含山有云,不共戴天!

    *

    心魔阵。

    人参沈折雪趴在徒弟的背上,根须尽数舒展。

    不知为何,他觉得把自己埋在毛毛里,脑子转的比平时要灵光。

    “那孩子是廊凤世家的子孙,我方才看书上的文玩摆设风格,是早百年的习气,其中在瓷碗中收一锦鲤,以灵气温养,是有万物慈悲,修身醒道的意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