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常出门,接触的人多,听到的那些事真像是话本子上讲的。唠嗑时都能吃上点心,那家里得富成什么样啊。咱家唠嗑时能舍得给人拿个馒头就不错了。哈哈,你多和我讲讲这样的新鲜事,我听听就好,咱可吃不起。”
    “怎么就吃不起了?不都是人吃的。你别忘了你婆家有三十多亩地,要是真想吃也没到买不起的程度,我还给先生买过四次呢。就是娘太抠门,换成自家人吃,她不会买。”
    小麦笑的更欢畅了,确实,夫君说的那人是她婆母。
    倒是罗峻熙被小麦笑的突然郁闷起来,将玉米烤好递给小麦转头就走了,再没了出棚子放松的心。
    还是回去好好念书吧。
    罗峻熙站在帐篷里,望着摊在书桌上的一堆书掐腰转圈儿:
    就不信那个邪了,士农工商,你等他考上士的,他非要让小麦像那些大户小姐一样能与人唠嗑时喝茶吃点心。还要用绢帕擦擦嘴边的点心渣。
    一定要做到。
    一定。
    而在帐篷外的朱老爷子,这一刻也不再萎靡不振,心中老朱家倒不下的念头又变得通达起来。
    朱兴德在大地最前头唰唰地搂着苞米。
    和朱兴德并排的满山、二柱子、六子他们像和朱兴德在比赛似的,一边龇牙咧嘴瞪着他们德哥,一边不服输的抡起镰刀。
    朱老爷子看到几位壮小伙子光着膀子,那一身肉筋子,明明在夜里看不清摸不着却能想象得到很有劲儿。
    其实收地光膀子不好,那身子不要啦?一茬茬冒汗就那么晾着还容易生病。
    但可能,这就叫年轻人吧。
    瞧他小孙儿,干的多有模有样。
    以前他还总磨叨,咱就是农民,德子不好好种地往后可咋整。
    今儿才知道,他小孙儿不是不会,人家那叫懒得干。真干起来,不孬。
    疯起来那像雾像雨又像风,村里的小子,没一个能赶上他小孙儿那股疯狂劲儿。
    朱老爷子心里有些莫名激动。
    这叫啥?这就叫,注定会比大多数人过得好的气势。
    当朱老爷子再看向朱兴德身后的孩子们,听到大旺二旺他们争先恐后喊:“四叔,你喝口水,歇一会儿,我们来干。”更是老怀欣慰。
    从知道分家,朱老爷子就心堵,怕拢共就这些人彻底生份了,直到这一刻,他终于不再那么纠结。
    家里人的心又拧成了一股绳。
    你看看他这些曾孙儿,今日出了事后,才知道他们叔的好吧?一口一句四叔叫的多亲。
    连他老朱家的小女娃娃们都坐在地边儿扒苞米。
    比甜水大不了多少的甜杆,此时一边打瞌睡一边向筐里放玉米。
    就在甜杆差些一头栽到地里时,朱兴德一把抱起小侄女放在推车上,推车里装着满满的玉米。
    家里没了骡车,朱兴德他们要全靠人力将粮食从地头推到家里。
    第一百二十五章 心内波澜现
    从地头到朱家的路是上坡,一辆辆手推车在夜间前行。
    朱兴德在最前头光着膀子推车,只一下午加半宿时间,脊背晒的黝黑,两只胳膊因用力青筋暴露。
    二柱子紧随其后,汗一茬又一茬的朝外涌出,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不用近,离很远就能闻到二柱子那一身浓密的汗味儿。
    杨满山露出打猎留下狰狞疤痕的后背,本就是小麦肤色的他,配着那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像是在后背轮廓上刷了一层油。
    六子推着冒尖儿一车的苞米,车轱辘陷入泥土里又是上坡,他正龇牙咧嘴的用尽全身力气,想将车从泥土里推出来。
    大旺二旺看到后,急忙放下背着的大半筐玉米。
    两个小小少年跑到六子一左一右,一起咬牙推车。
    没一会儿,朱家其他半大孩子们也跑来。
    大旺做大哥的还知道要指挥,“不用帮推车,你们几个将哥筐里那些玉米分了,背回去。”
    二旺跟着补充道:“别忘了拿筐。”
    在队伍的最后面,才是左老汉。
    左老汉挑着一个硕大的担子,两面也装冒尖儿了。
    他累的满头大汗,两个肩膀头子早就肋出血印。
    左撇子一边艰难前行,一边累的口干舌燥,自顾自低声吐槽道:
    “瞧瞧我这是啥命,家里明明添了骡车,花了那么些银钱,寻思终于不用挨挑担子的累。是,自家没挨着累,跑老朱家挨着了。”
    即便在罗家也没受过这么些累。
    人家罗家甭管什么家伙什都齐,那庄稼的地理位置还好,收上的水稻就地自然风吹干不说,罗家那也不是上坡,甚至有点儿下坡,那时候还有骡子拉回运脚。
    而大姑爷家是,收割的艰难和挨累就不提了,只说运输这一块。
    要先将苞米从田里背到地头,从地头再背到能推车的路上,然后这才是刚刚开始。
    那长长的上坡路,看一眼就绝望,全靠人力简直了。大姑爷的家还在村的另一头,离庄稼地最远的位置。
    左老汉想想就肩膀子酸疼。
    心想:
    就这,眼下还并未打算将所有玉米运到家。
    想趁着天大晴,一部分苞米留在地里让自然风晾干。
    一小部分先运到家放在院里晾晒,要不然怕大雨来临前运不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