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是来听背律例的嘛?他们是来看“斩”令牌扔下去的。
    其中一名官员在罗峻熙的停顿时,不得不打扰出声,看向主审官,提醒永甸县知县:“不属于本案情况,不用说。”
    罗峻熙却不同意,他都没给那两位眼神,只拱手看向堂上的新任知县大人,振振有词道:“启禀大人,其人亲自动手杀害,还是雇人杀害,是否真想谋害性命,主观意念如何,根据律例,罪刑不同……”
    新任知县一听这话,心里憋不住乐了。
    咳了一声,提醒那两位官员,这回听懂没?这不是在背诵律例,也没有说无关紧要的话,只是在细掰扯青城山下的十七人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梁贼人雇他们杀害,还是只想伤他们,这罪名是不一样的,还是稍安勿躁。
    知县大人不如不出来维持秩序了,他那忍笑的一声咳嗽,还当着这么多百姓面前下人脸面,将两名府城官员气坏了。
    他们是带人来的,指示其中一位,那你不是要细掰扯吗?出来,和他辩。给那小童生辫懵了,看他还墨不磨叽。
    罗峻熙:来吧。
    正是因为这一出,公堂上的场面一下子就变得精彩了。
    朱兴德在堂外,听到小妹夫句句不落,反应极快的和人打嘴仗,对方说一条,他马上能用另一条律例回嘴,他都听笑了。
    外面左里正他们,也翘脚朝里面紧着瞧。
    左里正满面红光。
    青柳村的里正更是与有荣焉,激动的都有点没压住声音说道:
    “瞧瞧,这种时候才知道啥叫念书好的。
    以前只知道俺们村稀饭儿脑瓜好使,念书总被先生夸,说老罗家祖坟烧高香了,出个会念书的人,然后咱大伙也跟着夸呗。
    但说心里话,咱那十里八村的人,哪里知晓念书好,到底是怎么个好法。
    今日才算知道,张口就来,就没有他不知道的,用那书本上的东西,堵的人哑口无言才叫真的念书好。”
    这说明啥?
    平日里,那罗峻熙指定看老鼻子书了,那书本一定背的海了去,过目不忘,掌握牢靠。
    青柳村里正差点不顾公堂威严,在罗峻熙又一轮唇枪舌剑说的对方运气时,他差一点点就挥舞胳膊喊道:“稀饭儿,稀饭儿!”
    他听不懂里面到底都在争论个啥,只知道这玩意儿就跟打嘴架似的呗,我骂你,你骂我,一来二去你没骂过我,气的一关门,躲屋里去了,你就输了。
    所以不懂,也并不影响给他们村老罗家的稀饭儿当拉拉队员。
    和里正粉丝团们一样,此刻堂上的新知县大人也听的直挑眉。
    说实话,之前他对罗峻熙的印象很一般。
    就觉得面嫩的,一看比他还年轻,岁数不大,一点儿不谦虚。才考完就说能考上秀才。
    那时,在他眼中,罗峻熙完全不如朱兴德稳重,难怪是小妹夫。小。
    到了此刻,年轻的知县大人不得不承认,或许罗峻熙没吹牛皮,因为他特意在那俩人争辩时,假装在和身边的师爷说话,看似在吩咐什么,实际上是在使眼色:他们说的都是哪本书?
    师爷秒懂,偷偷写下书名,朝他那面挪了挪。
    新任知县大人一瞧:罪名的掰扯已经涉及到四本书了。
    他笑了,别说拖延三天了,他感觉罗峻熙靠那张嘴皮子搞不好能拖延八天。
    一个案子就能让他审八天。
    反正他不着急,更不急于给梁贼一伙人定死罪。
    早晚都是死,数罪并罚死上加死都不为过,他目前最重要的是在等,等京城的消息,等待手下去铁矿那面的的消息。
    只青城山下的案子,就一直审到下午。
    就这,还没说偷盗的事儿。可想而知,明后日还要继续。
    第二日,梁贼人、郭顶、徐三他们又被拖到公堂。
    在第二日率先崩溃的居然是徐三。
    不知道怎么搞的,罗峻熙分析他罪名,总是能找到他罪不至死的论据。
    可是徐三却想得通透,知道罗峻熙不是好心在为他脱罪。
    心想:你可别折磨我了,杀了我吧。
    府城来了两名官员,在第二日见到罗峻熙很是无奈。
    求你,别抠细节了行嘛。
    罗峻熙:他就抠细节,管得着嘛。
    罗峻熙谨记大姐夫嘱咐,拖字诀。
    说到激动处,一掀长衫:“所以,大人,综上所述……”
    府城来的两名官员一听,急忙坐直身体,毕竟都综上所述了,说明终于不打算再磨叽。
    却不想,罗峻熙综上所述一番又拐了回来。
    两位官员中的一位,听完那大喘气的话,气的顾不上形象直接翻了个白眼。
    第二百一十八章 动真格的
    罗峻熙磨磨唧唧的,像个精分患者一样。
    如若上午在公堂上为自己诉屈、为左家、罗家、朱家几十口人诉委屈要求以此案为戒。
    那么到了下午,他就会大喘气马上改口,用律例漏洞来说服府城官员梁贼人、郭顶、徐三清还罪不至死,有哪几点证明罪不至此。
    别说给看官们听傻了,给老百姓们都听不懂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堂上那位上蹿下跳、出口成章的年轻人,知晓你学问好,可你到底是哪一头的,也给府城派来的两名官员彻底得罪透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