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从有了差事,朱老三已经慢慢学会做人做事尽量顾及到别人的心情,正因为如此,才让他在衙役里混的很不错:
    “都是一家兄弟,你回头和大嫂二嫂知会一声,也让她们趁着弟妹喜添麟儿多表示表示。别一个个抠搜的。你将劝我的那番话也对她们说一遍,就是德子要想收礼比这贵多了的话。”
    李氏当面含含糊糊应下,转头回了家压根儿没知会。
    李氏想做左小稻最亲近的嫂子。
    至于那俩亲嫂子又没什么本事,她才无所谓另外俩嫂子高不高兴。
    反正现在家里和分家没啥区别,她勒紧裤腰饿着肚子也要送贵重的礼,管得着吗?又没花她们两家的。
    并且李氏送这个福牌,可不像她对朱老三说的那么简单。
    她寻思走走朱兴德的关系,让左小稻再吹吹枕边风,请朱兴德帮忙给她家朱老三提成小头头。
    她要是让朱老三直接去和朱兴德说,她知道她男人的性子,指定会骂她不知足,只能迂回着来。
    其实,还不是心疼男人?
    守城衙役冬天站岗太遭罪,她家朱老三又不通文墨,不像朱老二能去监牢坐在屋子里当职。而监牢那种地方都去不成,想必其他差事只要不认字也够呛能安排上。县衙又不是小叔子开的,那样太难为人。所以只能动心思,让朱兴德找找关系将她男人想办法提成小头头。
    小头目就无需轮值站大岗了,只需几个城门来回查岗巡视。
    李氏又觉得不能现用现交,朱老三干普通衙役才不过半年,怎么也要干完一整年才好开口提职。她总不能到求上门时再送礼吧,那多难看,干脆趁着左小稻生二胎就表示起来。左家盖新房搬迁,她再表示一回,俩下子加一起,情意厚重了然后再提这事儿,这不就好说话了嘛。
    在李氏将银牌收好时,外面传来朱老爷子的声音。
    朱老爷子很诚实,面对送信儿的人直言问道:“听说添的是丫头?”
    “是。”
    “唉,没事儿。”要是不叹气,其实更有说服力。
    朱老爷子调整好心情,还年轻,怕啥的,摆手笑道:
    “你回去就说,女娃男娃在我这里都挺好,那都是我的好曾孙,看甜水就知道了。亲家一家真真是受累了。还有德子媳妇为生娃也辛苦了。女人生娃那是鬼门关走一遭啊,咱全家人都要多体谅。主要是将身体养好,那才是根本,过两日,我将这批酒盯好封坛就去谢我那亲家。”
    第二百九十八章 私语
    朱老爷子送走游寒村送喜信儿的小子,主动召唤大儿媳来到堂屋,一边弯腰掀开矮柜帘子,翻找上香的一应物什,一边嘱咐道:
    “这两天忙完,你随我一起去探望。我瞧着,咱家人要是不出面多说些宽心的话,只靠旁人说再多也没用,亲家那一家子还是会容易想茬了。”
    看看拿的那些新杀的猪肉,很明显怕他朱家不乐意。
    再看送信人小心翼翼的态度。
    而亲家和亲家母想茬不要紧,没的让德子媳妇坐月子多个心病,凭白和婆家这面起了龌龊。咱没那么想。
    朱老爷子继续道:
    “我不方便进去,你就和亲家母还有小稻多念叨念叨。
    他们还年轻,咱家并不着急抱孙子,生男生女靠缘分,先开花后结果没啥不好。
    咱家也不是那种生了男娃会欢天喜地,听说生的是女娃就换张嘴脸的门风。一样是喜事。”
    朱家伯母应的很自豪:
    “那当然了,爹,我这人或许短视,可您老走出去却是能让人服气的。
    放眼看看这十里八村,咱家被您教的,比不得亲家一家那么拿几个闺女当宝,那也是源于左家没小子,谁知道有了小子会变成啥样?剩下的有几家能比得过咱朱家重视女娃娃的?
    看看甜水几个小的,甭管到啥时候丫头小子吃的一直没差别,再看看她们姑姑兰草就知道了。”
    她朱家确实做到那了。
    朱家伯母觉得在这方面比不过自家的,不需要往远了举例,譬如她那几个儿媳妇的娘家,就是现成的例子。
    她就敢说,汪氏、孙氏、李氏有一个算一个,要是生出兰草那种事儿,她们娘家处理的结果一定不如自家。
    这还算好的呢,又有多少人家养着闺女,让闺女常年喝稀,只有男娃能吃干饭,可是德子家的甜水在家里那阵,早上却顿顿吃鸡蛋。
    朱老爷子不是那么重男轻女。
    虽然没想被谁夸奖,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无非是觉得甭管男娃女娃托生到咱家,那都是一场缘分。
    但是今日被夸了总是熨帖的,他脸色好看不少道:
    “嗯,所以那些女人家坐月子该注意的,你当伯母的就多嘱咐一些。
    即便在娘家坐月子,照顾的指定不能差了,可是由你出面多嘱咐几句,那不一样。
    至少能宽一宽那面的心。德子媳妇也能在月子里舒心些。”
    朱老爷子一直以来就很很会抓关键。
    他认为,只要小稻别像她娘似的,生了仨闺女后坏了身子,这一胎是女娃娃虽有遗憾也没啥事儿。
    因为他不信小两口感情好,将来多生几个会生不出儿子来。
    小稻现在的情况,又和亲家母白玉兰当年境况大不相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