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边郁钦川真实身份还瞒着姜意,江鉴之没在这事上多说,只是道:
    “要是不够再跟我说。”
    戚白笑着说了声大气,随后道:“回国后我把钱转你。”
    江鉴之不置可否。
    江鉴之还要上班,两人也没多聊,很快结束了这通跨国通话。
    兜里有钱后,心里有底的戚白觉得口味奇奇怪怪的奶油蘑菇浓汤都好喝不少。
    与此同时国内,江父江母先后收到了好友申请,来源——
    通过电话号码搜索添加。
    微信申请快小半月了,江教授似乎终于想起自己微信列表中只有戚白一个人这件事。
    正吃早饭的江父江母在得知自家儿子终于有微信了,第一反应是去摸对方额头,随后:
    “没发烧啊。”
    “不是做梦啊!”
    江母顺势拉了个三人家人群,江父看着儿子的头像,忍不住问:
    儿子你头像是什么?
    【J】:戚白画的画。
    【江母】:小白亲手画的啊。
    【J】:嗯。
    【江父】:画的这是个什么?电线杆?
    没过几秒,江鉴之就把戚白送他那幅画的全貌发了出来。
    【江母】:哇!!!画得好好看。
    【江父】:小白画的你啊。
    江教授低调地回了一句‘嗯’。
    江父江母对视一眼,江母不太确定地问丈夫:
    “鉴之这是……在跟我们秀恩爱?”
    江父也有些迟疑:“是……吧?”
    这感觉有些新奇,二老都不敢轻易下结论,不过他们收回之前说两人才认识几个月,感情不稳定的话。
    毕竟小白都亲手给他们儿子画画了诶!
    创造一幅画得费多少心血啊,尤其是成品质量还这么高,一看就没少花时间精力。
    江父江母对视一眼:这门亲事,稳了!
    江父把群名改成‘相亲相爱一家人’,江母在群里问要不要把戚白拉进来。
    江鉴之:……
    【J】:先问问他。
    江母一想也是,万一小白进来后觉得不自在呢?
    拉未来儿媳妇进群的计划被江父江母暂时搁置。
    ***
    国内腊八节当天,戚白收拾妥当,跟年教授一行人前往观展。
    此次画展不限风格派系,不管你是油画还是水墨画,不管是写实派还是抽象派,只要作品足够好,就能够在报名的众多画作中脱颖而出。
    不过外国的场子,入选的大部分还是外国人的作品。
    第一天参展的人很多,场馆也很大,年教授问戚白:
    “你是想跟着我们,还是自己先看看?”
    戚白笑:“那我还是自己先随便逛逛吧。”
    毫不意外的回答,年教授没好气地看他:“就知道你待不住会这么说,不要走丢了。”
    戚白闻言哭笑不得:“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年教授木着脸:“大一你上我第一堂课,迟到了整整半小时,第二堂课换个教室,你又迟到了半小时,大二写生,你一个——”
    南大老校区占地面积广,在学校里面迷路不是什么新鲜事。
    对戚白这个不认路的人来说,大学都毕业了,他还分不清红烧肉做得很好吃的八食堂,是在东南方还是东北方。
    现在到了异国他乡,路标都是英文,所有建筑风格看起来都差不多,年教授担心戚白走丢不是杞人忧天。
    戚白是他们这一行人中年纪最小的,既然把人带出来了,自然要好好带回去。
    “好了好了。”见年教授一副要翻旧账的架势,戚白赶紧开口打断他,举手保证:
    “我就在场馆里,不会乱走。”
    年教授点头:“手机保持通畅,有事给我打电话。”
    作废的入场券被戚白这一路卷成了细长的圆筒,此时正被他拿在手里转,听了年教授话后他爽快点头:“没问题。”
    观展的99%是外国人,偶尔看见亚洲面孔说的也不是中文,戚白一句也听不懂。
    他干脆脱离人群,往人少的地方去。
    场馆被分成了很多小展馆,为了造势,主办方还向几位低调的收藏家租借了四幅名画展出。
    这四幅画算不上价值连城,但放拍卖会上,也是五百万起步的价格。
    名画们单独拥有一间小展馆,用警戒线隔开,还有身材魁梧的保安专门看顾,不可以拍照,也不可越线近距离观赏。
    规矩众多,但慕名参观的人非常多。
    事实上,大多来参展的人都是冲着这四幅名画来的。
    这四幅画的真迹戚白没见过,但是上名画赏析课时,老师给他们放过细节照片,其中一副戚白还临摹过。
    名画展馆人摩肩擦踵,戚白没去凑这个热闹,去了旁边相对安静的小展馆。
    他选的这间碰巧是油画风,主要展出的是人物,男女老少,嬉笑怒骂,各式各样的人物。
    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可以拍照,可以近距离欣赏,喜欢还能花钱买下来。
    展馆最中间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身穿华服、头戴宝石王冠端坐王座的女人。
    女人看着年纪不大,可眼神凌厉,气势十足。
    戚白在画前驻足,却不是为女人的美丽和这栩栩如生的画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