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白桑这十几年一直住在夏城下辖一个叫承溪的镇上,承溪镇这两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修桥补路造景栽树翻新楼墙,环境还算不错。
    戚白和江鉴之从没来过承溪,进入地界后跟着导航开了二十几分钟才找到白桑生前住的小区。
    说是小区,但大门处只有一个手拿蒲扇、坐在阴凉处纳凉的老大爷。
    江鉴之和戚白进去时,躺在竹制躺椅中的守门大爷连眼神都没给他们一个,直接放他们进去了。
    老小区只有步梯房,每栋层高七楼,白桑住在三楼。
    从进小区开始,戚白话就少了许多——
    他在观察打量这个白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跟着房产证上的地址找到白桑所住楼栋,刚上二楼,戚白就听见楼上传来没节奏的敲门声:
    “白桑?白桑你在家吗?”
    是个陌生女人的声音。
    戚白一愣,和身边的江鉴之对视一眼,走过楼道拐角,就见白桑家门前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短卷发大姐。
    住对门的卷发大姐敲了一会儿门,没听见里面的动静,疑惑自言自语:
    “还没回来?老钱不是说昨天下午听见声音了?”
    “难道遭贼了?”
    老房子隔音不好,卷发赵大姐听见了戚白和江鉴之上楼时的脚步声,但心里并没在意。
    敲门无果,赵大姐准备回家,转身时随意地扫了一眼站在楼道的两人,在看清两人长相时,脚步却是一顿,盯着两人看,表情意外。
    准确来说,赵大姐是盯的人是戚白。
    “你是……白桑的儿子?”
    察觉到对方落到自己脸上的视线,戚白抬眼。
    他确认之前没见过眼前的人,可对方却能第一眼就认出他。
    戚白点了点头:“嗯。”
    几分钟后,白桑的家里。
    这套房子几个月没住人,地板家具已经落了一层灰,好在白桑住院之前有好好地把沙发罩上防尘罩,不然戚白江鉴之他们进来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赵大姐从对门自家里给两人倒了杯水,语气难过又唏嘘:
    “生病的事她没跟我们说,我和老钱都以为她又出远门了,没想到……”
    当了十几年邻居,赵大姐说到最后又叹了口气:
    “上次看人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接过水杯后江鉴之道了声谢。
    赵大姐让两人不用客气,目光还落在戚白身上,有些感慨:
    “你和你妈妈长得真像。”
    小半个月时间过去,戚白已经能平静地听人说起白桑的事,他问赵大姐是怎么认出自己的。
    明明两人是第一次见面。
    他和白桑的眼睛是很像,但并没有相似到能让人一眼猜到两人关系的程度。
    赵大姐:“我看过你大学时候的照片,你没怎么变过。”
    戚白闻言一怔:“大学照片?”
    哪里来的他大学照片?
    赵大姐:“是啊。”
    江鉴之心念一动,想到了一件事:“白阿姨经常出远门?”
    “也不算经常吧。”赵大姐仔细回忆了一下:“一年大概出门两三次,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次白桑家门一关就是好几个月,时间是有些长了,但赵大姐也没多想,还以为她又出去旅游散心了。
    昨天晚上听见丈夫老钱说对门下午有动静,赵大姐还以为是白桑回来了,所以今天才会来敲门。
    却没想到人再也回不来了。
    赵大姐还说白桑每年出远门的习惯,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江鉴之追问:“她有说去哪儿吗?”
    赵大姐摇头:“没有。”
    赵大姐看向戚白:“其实你妈妈平时和楼里上下邻居接触并不多,虽然我们住对门,有事就两步距离的事,但你妈妈从不来我们家串门,比较喜欢一个人待着。”
    当着戚白这个儿子的面,赵大姐话说得委婉。
    毕竟在小区其他人眼里,独来独往的白桑就是孤僻又傲。
    加上白桑这些年一直一个人住,逢年过节也没见有个亲戚朋友什么的上门……
    总之大家对白桑的猜测还挺多的。
    赵大姐:“至于你的照片,我也是无意间看见的。”
    初次见面,赵大姐虽然好奇戚白怎么这十几年都不来看白桑一次,但也没瞎打听别人家事,又跟两人聊了几句白桑的事后,就回家做晚饭了。
    赵大姐一脸遗憾地离开后,戚白起身打量这套房子:
    几盆绿植太久无人照料,土壤干裂叶片也枯黄,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电视、空调顶上都盖着白色镂空蕾丝防尘,电视柜上摆着几本会计相关的书籍……
    陌生的地方留有熟悉的人的生活气息,距离仿佛一下拉近。
    家里东西放得满满当当却井井有条,沙发冰箱电视之类的大件家具一起转手给下一任主人,戚白这次来,主要是处理白桑的私人物品,看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能带走。
    戚白推开主卧的门后,明白赵大姐为什么一眼就能认出他——
    主卧梳妆台上立着一个相册,里面放着他去年毕业身穿学士服的照片。
    是他的单人照。
    戚白拿起相册看了看,应该是从哪张合照上裁出来的。

章节目录